降雨入渗对京九线粉土路基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分析
| 致谢 | 第1-6页 |
| 中文摘要 | 第6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8页 |
| 目录 | 第8-10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22页 |
| ·本论文的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| ·非饱和土研究现状及发展概况 | 第11-13页 |
| ·非饱和土的抗剪强度理论 | 第11-12页 |
| ·非饱和土的渗流和边坡稳定性 | 第12-13页 |
| ·济南局京九线路基病害现状 | 第13-21页 |
| ·因降雨引起的路基病害类型调查 | 第13-16页 |
| ·济南局京九线路路基病害产生的原因 | 第16-17页 |
| ·济南局京九线路路基病害防护、整治方法 | 第17-21页 |
| ·本文的研究思路及主要方法 | 第21-22页 |
| 第二章 二维降雨入渗基本理论 | 第22-33页 |
| ·非饱和土体中的水分分布 | 第22-24页 |
| ·非饱和土中水的含量 | 第22页 |
| ·非饱和土中水的能量 | 第22-24页 |
| ·非饱和土中水的存在形态 | 第24页 |
| ·非饱和土体中的水分入渗过程 | 第24-27页 |
| ·非饱和土中水的运动规律 | 第27-30页 |
| ·非饱和土的达西定律 | 第27-28页 |
| ·非饱和土中的渗透系数 | 第28-30页 |
| ·渗透系数的测量 | 第30-32页 |
| ·渗透系数的直接测量方法 | 第30-31页 |
| ·渗透系数的间接测量方法 | 第31-32页 |
| ·降雨入渗过程的边界条件 | 第32-33页 |
| 第三章 非饱和土路基边坡二维降雨入渗数值模拟 | 第33-51页 |
| ·前言 | 第33页 |
| ·GeoStudio系统软件简介 | 第33-37页 |
| ·Seep模块简介──饱和/非饱和地下水渗流软件 | 第34-35页 |
| ·Slope模块简介──边坡稳定性分析软件 | 第35-37页 |
| ·二维降雨入渗工程算例及计算结果 | 第37-49页 |
| ·京九铁路某路基边坡工程简介 | 第37-39页 |
| ·降雨对土体瞬态含水率的影响 | 第39-46页 |
| ·雨对土体孔隙水压力(基质吸力)的影响 | 第46-49页 |
| ·小结 | 第49-51页 |
| 第四章 非饱和土路基边坡稳定性分析 | 第51-71页 |
| ·前言 | 第51页 |
| ·非饱和土边坡稳定性分析基本理论 | 第51-56页 |
| ·普遍极限平衡法(GLE法) | 第52-55页 |
| ·其他极限平衡方法 | 第55-56页 |
| ·非饱和土路基边坡稳定性计算结果与分析 | 第56-66页 |
| ·降雨持续时间、强度、初始含水量对安全系数的影响 | 第56-60页 |
| ·降雨模式对安全系数的影响 | 第60-61页 |
| ·与基质吸力有关的摩擦角φ~b对安全系数的影响 | 第61-62页 |
| ·粘聚力对安全系数的影响 | 第62-63页 |
| ·土体重度对安全系数的影响 | 第63-64页 |
| ·计算方法对安全系数的影响 | 第64-66页 |
| ·降雨对不同滑动面的稳定性的影响 | 第66-68页 |
| ·降雨结束一段时间后路基边坡稳定性分析 | 第68-70页 |
| ·小结 | 第70-71页 |
|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71-74页 |
| ·主要研究结论 | 第71-73页 |
| ·本文建议与展望 | 第73-7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4-77页 |
| 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