华北区域电网电力市场的节点电价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1页 |
英文摘要 | 第3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7-12页 |
·引言 | 第7页 |
·课题研究背景、意义 | 第7-8页 |
·区域电力市场建立 | 第7-8页 |
·课题研究意义 | 第8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8-10页 |
·北美PJM市场 | 第8-9页 |
·北欧电力市场 | 第9页 |
·英国电力市场 | 第9页 |
·国内区域电力市场 | 第9-10页 |
·本文主要工作 | 第10-12页 |
第二章 华北区域电网网络及运行分析 | 第12-19页 |
·华北区域电网概况 | 第12-14页 |
·电网现状 | 第12页 |
·电源分布 | 第12页 |
·供需平衡 | 第12页 |
·电网结构 | 第12-13页 |
·输电通道和能力 | 第13页 |
·系统发展规划 | 第13-14页 |
·华北区域电网运营管理模式 | 第14-16页 |
·三级电力调度模式 | 第14-15页 |
·基于三级电力市场体系的华北电力市场 | 第15页 |
·华北电力市场的两级市场结构 | 第15-16页 |
·华北区域电力市场相关电网网络特点分析 | 第16-19页 |
·电力交易的技术经济复杂性 | 第16页 |
·网络输电容量的基础作用 | 第16-17页 |
·网络阻塞在华北电网未能完全消除 | 第17-19页 |
第三章 节点电价原理分析 | 第19-25页 |
·节点电价是最优潮流下社会福利最大化的体现 | 第19页 |
·不考虑网损和传输容量限制 | 第19-21页 |
·考虑网损和传输容量限制 | 第21-23页 |
·节点电价的优点 | 第23-24页 |
·节点电价的不足 | 第24-25页 |
第四章 基于节点电价管理理论在华北电网的应用研究 | 第25-62页 |
·华北电网基于节点电价理论的仿真计算 | 第25页 |
·电网发电计划当前状况(算例1) | 第25页 |
·5%的发电容量参与竞价(算例2) | 第25页 |
·10%的发电容量参与竞价(算例3) | 第25-26页 |
·100%的发电容量参与竞价(算例4) | 第26页 |
·仿真工具及功能 | 第26-27页 |
·电网发电计划当前状况(算例1)仿真结果 | 第27-30页 |
·机组调度结果 | 第27页 |
·潮流计算结果 | 第27-28页 |
·整体运行费用 | 第28-30页 |
·节点边际电价 | 第30页 |
·输电阻塞费用 | 第30页 |
·平均能量费用 | 第30页 |
·5%的发电容量参与竞价(算例2)仿真结果 | 第30-37页 |
·机组调度结果 | 第30-32页 |
·潮流计算结果 | 第32-33页 |
·机组调度整体费用 | 第33页 |
·节点边际价格 | 第33-36页 |
·输电阻塞费用 | 第36-37页 |
·平均能量费用 | 第37页 |
·10%的发电容量参与竞价(算例3)仿真结果 | 第37-44页 |
·机组调度结果 | 第37-39页 |
·潮流计算结果 | 第39-41页 |
·机组调度的整体费用 | 第41-42页 |
·边界价格(LMP) | 第42-43页 |
·输电阻塞费用 | 第43页 |
·平均能量费用 | 第43-44页 |
·全部发电容量参与竞价(算例4)仿真结果 | 第44-50页 |
·机组调度结果 | 第44-46页 |
·潮流计算结果 | 第46-48页 |
·机组调度的整体费用 | 第48页 |
·边界价格(LMP) | 第48-49页 |
·输电阻塞费用 | 第49-50页 |
·平均能量费用 | 第50页 |
·两种发电定价方法比较 | 第50-62页 |
·管制-市场混合定价方法 | 第51-57页 |
·LMP方法 | 第57-62页 |
第五章 结论 | 第62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67页 |
致谢 | 第67-68页 |
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| 第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