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9-15页 |
第二章 地震各向异性的基本理论及主要研究方法 | 第15-25页 |
·各向异性对称系统 | 第15-19页 |
·三斜对称系统 | 第17页 |
·单斜对称系统 | 第17-18页 |
·正交对称系统 | 第18页 |
·六角对称系统 | 第18-19页 |
·各向同性系统 | 第19页 |
·地震各向异性的成因 | 第19-20页 |
·固有各向异性 | 第19-20页 |
·次生(引入)的各向异性 | 第20页 |
·长波长各向异性 | 第20页 |
·地震各向异性主要的研究方法 | 第20-25页 |
·剪切波分裂方法 | 第21-22页 |
·接收函数方法 | 第22-23页 |
·讨论 | 第23-25页 |
第三章 TI 介质中理论接收函数计算 | 第25-37页 |
·接收函数基本原理 | 第25-27页 |
·TI 介质中理论接收函数的计算 | 第27-37页 |
·TI 系统弹性张量与各向异性参数描述 | 第27-29页 |
·TI 系统中 Christoffel 方程求解 | 第29-31页 |
·反射率方法计算介质响应 | 第31-35页 |
·TI 介质中理论接收函数 | 第35-37页 |
第四章 接收函数各向异性特征数值模拟 | 第37-61页 |
·接收函数中的横波分裂及能量偏离 | 第37-38页 |
·接收函数方位变化特征 | 第38-59页 |
·数值试验模型 | 第39-41页 |
·水平单层 P 各向异性介质模型中接收函数方位变化特征 | 第41-49页 |
·水平单层 S 各向异性介质模型中接收函数方位变化特征 | 第49-54页 |
·水平单层 PS 各向异性介质模型中接收函数方位变化特征 | 第54-57页 |
·单层各向异性模型中接收函数方位变化特征小结 | 第57-58页 |
·复杂各向异性模型中接收函数方位变化特征 | 第58-59页 |
·讨论与总结 | 第59-61页 |
第五章 华北地壳各向异性研究 | 第61-81页 |
·引言 | 第61-62页 |
·数据来源及资料处理 | 第62-70页 |
·反演方法 | 第70-72页 |
·华北太行山地区地壳各向异性反演 | 第72-78页 |
·以189 台为例反演地壳各向异性 | 第72-74页 |
·华北太行山地区地壳各向异性反演结果 | 第74-78页 |
·结论与讨论 | 第78-81页 |
第六章 下一步的工作 | 第81-85页 |
·青藏高原地区地壳各向异性初步结果 | 第81-83页 |
·方法存在的问题与改善 | 第83-85页 |
结论 | 第85-8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7-95页 |
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| 第95-96页 |
致谢 | 第9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