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导言 | 第10-12页 |
第一章 业主委员会基本理论研究 | 第12-16页 |
第一节 业主委员会的概念和特征 | 第12-13页 |
第二节 与业主委员会相关的几个概念 | 第13-16页 |
一、业主 | 第13-14页 |
二、业主大会 | 第14-15页 |
三、业主团体 | 第15-16页 |
第二章 中外业主委员会比较法研究 | 第16-28页 |
第一节 我国大陆业主委员会的立法概况和司法现状 | 第16-22页 |
一、立法概况 | 第16-20页 |
二、司法现状 | 第20-22页 |
第二节 国外和我国其他地区业主委员会比较法考察 | 第22-25页 |
一、德国法 | 第22-23页 |
二、法国法 | 第23页 |
三、日本法 | 第23-24页 |
四、美国法 | 第24页 |
五、香港地区法 | 第24页 |
六、台湾地区法 | 第24-25页 |
七、澳门地区法 | 第25页 |
第三节 中外业主委员会的对比与分析 | 第25-28页 |
第三章 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属性分析及定位 | 第28-36页 |
第一节 业主委员会法律属性之论争 | 第28-30页 |
一、社团法人 | 第28-29页 |
二、享有独立民事主体资格的非法人组织 | 第29-30页 |
三、既不属于法人,也不属于民事诉讼法规定的“其他组织” | 第30页 |
第二节 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定位 | 第30-36页 |
一、业主委员会不具有法人团体地位 | 第30-31页 |
二、业主委员会属于非法人团体 | 第31-36页 |
第四章 业主委员会诉讼主体地位的构建 | 第36-51页 |
第一节 赋予业主委员会当事人资格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| 第36-41页 |
一、赋予业主委员会当事人资格的必要性 | 第36-38页 |
二、赋予业主委员会当事人资格的可行性 | 第38-41页 |
第二节 诉讼主体与民事主体的分离与业主委员会诉讼主体地位的确立 | 第41-51页 |
一、诉讼主体与民事主体的关系 | 第41-45页 |
二、业主委员会诉讼主体地位的确立 | 第45-51页 |
结语 | 第51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