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1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1-26页 |
·介孔材料 | 第11-18页 |
·介孔材料表面的有机改性 | 第11-15页 |
·介孔材料表面化学性质 | 第11-12页 |
·改性方法-有机硅烷偶联剂法 | 第12-15页 |
·介孔材料的应用 | 第15-18页 |
·吸附与分离 | 第16页 |
·催化 | 第16-18页 |
·介孔材料在能源领域的应用 | 第18页 |
·超支化聚合物 | 第18-21页 |
·概述 | 第18-19页 |
·超支化聚合物的功能化 | 第19-20页 |
·超支化聚合物改性纳米二氧化硅 | 第20-21页 |
·印染行业污水处理方法 | 第21-23页 |
·印染行业污水处理现状 | 第21页 |
·染料废水处理方法 | 第21-22页 |
·吸附法 | 第22-23页 |
·课题选题依据、创新点及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案 | 第23-26页 |
·选题依据 | 第23-24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24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24页 |
·介孔超支化聚砜胺杂化体合成技术路线 | 第24-25页 |
·本课题的创新点 | 第25-26页 |
第二章 介孔SBA-15/超支化聚砜胺杂化体的合成与表征 | 第26-51页 |
·引言 | 第26-28页 |
·超支化聚合物接枝改性介孔SBA-15杂化材料的制备 | 第28-32页 |
·试剂 | 第29-30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30页 |
·共缩合法制备胺基改性介孔材料 | 第30-31页 |
·制备介孔SBA-15/超支化聚砜胺杂化体SBA-HPSA-a | 第31页 |
·制备介孔SBA-15/超支化聚砜胺杂化体SBA-HPSA-b | 第31-32页 |
·制备介孔 SBA-15/超支化聚砜胺杂化体SBA-HPSA-c | 第32页 |
·制备介孔SBA-15/超支化聚砜胺杂化体SBA-HPSA.d | 第32页 |
·测试表征方法 | 第32-33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33-49页 |
·氮气吸附测试结果分析 | 第33-37页 |
·SEM及TEM结果分析 | 第37-41页 |
·FTIR测试结果分析 | 第41-42页 |
·TGA测试结果分析 | 第42-44页 |
·元素分析测试结果 | 第44-45页 |
·核磁共振测试结果分析 | 第45-4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9-51页 |
第三章 介孔 SBA-15/超支化聚砜胺杂化体吸附偶氮染料的初步研究 | 第51-81页 |
·引言 | 第51-52页 |
·有机无机杂化体对染料的吸附研究理论基础 | 第52-54页 |
·物理吸附 | 第53页 |
·化学吸附 | 第53-54页 |
·介孔 SBA-15/超支化聚砜胺杂化体对偶氮染料的吸附性能研究 | 第54-55页 |
·实验仪器及用品 | 第54页 |
·实验药品 | 第54页 |
·实验步骤 | 第54-55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55-79页 |
·染料的标准曲线的确定 | 第55-57页 |
·改性介孔材料对酸性红染料的吸附性能比较 | 第57-60页 |
·吸附等温过程的Langmuir拟合和Freundlich拟合 | 第60-65页 |
·杂化体的超支化聚砜胺接枝量对其吸附性能的影响 | 第65-69页 |
·杂化体和活性碳对三种偶氮染料的吸附性能研究 | 第69-76页 |
·杂化体对三种偶氮染料吸附热力学行为分析 | 第76-79页 |
·吸附的热力学理论基础 | 第76-77页 |
·杂化体吸附三种染料的热力学数据分析 | 第77-7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9-81页 |
第四章 全文总结 | 第81-84页 |
·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 | 第81-82页 |
·本课题的主要创新点 | 第82-83页 |
·本课题的展望 | 第83-8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4-90页 |
研究成果及发表的论文 | 第90-91页 |
致谢 | 第9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