矢量阵宽带波束形成和自适应相关器研究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9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8页 |
·立题意义 | 第9-10页 |
·阵列信号处理简述 | 第10-16页 |
·信号和噪声的假设 | 第12页 |
·声压阵列输出的数学模型 | 第12-14页 |
·声矢量传感器信号处理基本概念 | 第14-15页 |
·声矢量阵输出的模型 | 第15-16页 |
·多途信道中拷贝相关器的改进 | 第16-17页 |
·本文主要内容 | 第17-18页 |
第2章 矢量阵宽带波束形成 | 第18-46页 |
·声矢量阵的自然指向性 | 第18-19页 |
·声矢量均匀直线阵常规波束形成 | 第19-22页 |
·声矢量阵宽带非相干最小方差波束形成 | 第22-26页 |
·基于空间重采样的矢量阵相干子空间最优波束形成 | 第26-32页 |
·矢量阵指向最小方差波束形成 | 第32-34页 |
·算法仿真及比较分析 | 第34-41页 |
·声压阵与矢量阵波束形成比较 | 第34-36页 |
·方位分辨能力 | 第36-39页 |
·强干扰中的弱目标检测 | 第39-40页 |
·方位估计性能 | 第40-41页 |
·矢量阵海试实测目标数据处理 | 第41-4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第3章 自适应相关器 | 第46-57页 |
·自适应相关器原理 | 第46-49页 |
·自适应相关仿真研究 | 第49-52页 |
·自适应相关实验数据处理 | 第52-5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
结论 | 第57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2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62-63页 |
致谢 | 第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