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9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9-20页 |
| ·课题的研究意义和背景 | 第9-10页 |
| ·视频压缩的发展及现状 | 第10-15页 |
| ·空间冗余及其消除 | 第10-11页 |
| ·时间冗余及其消除 | 第11-12页 |
| ·信息熵冗余及其消除 | 第12-13页 |
| ·视觉冗余 | 第13-14页 |
| ·知识冗余 | 第14页 |
| ·结构冗余 | 第14-15页 |
| ·AVS 视频技术概述 | 第15-18页 |
| ·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论文组织 | 第18-20页 |
| 第2章 基于视觉的视频编码的研究 | 第20-31页 |
| ·基于视觉的视频压缩的相关研究 | 第20-23页 |
| ·基于分析与合成的视频编码 | 第21页 |
| ·基于HVS 评价准则的编码 | 第21-23页 |
| ·分辨率自适应的视频编码 | 第23页 |
| ·HVS 特性研究 | 第23-27页 |
| ·人眼的亮度自适应性 | 第23-24页 |
| ·对比敏感度函数 | 第24-25页 |
| ·多通道特性 | 第25-26页 |
| ·掩藏和促进效应 | 第26页 |
| ·中央凹及周边视力 | 第26-27页 |
| ·基于HVS 特性的视觉模型的研究 | 第27-28页 |
| ·人眼的信息处理机制和感知模型 | 第28-30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0-31页 |
| 第3章 基于视觉的视频质量的评测 | 第31-42页 |
| ·传统的视频质量评测方法分析 | 第31-32页 |
| ·基于视觉的视频质量的评测 | 第32-35页 |
| ·基于视觉的视频质量主观评价 | 第32-34页 |
| ·基于视觉的视频质量客观评价 | 第34-35页 |
| ·常用的基于视觉感知的质量评测方法 | 第35-40页 |
| ·MOS | 第35-37页 |
| ·基于结构失真的质量评测准则 | 第37-40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0-42页 |
| 第4章 基于内容自适应的Foveation 模型的研究 | 第42-62页 |
| ·刚能鉴别的失真模型 | 第42-45页 |
| ·空间域的JND 版本 | 第42-44页 |
| ·时空域的JND 模型 | 第44-45页 |
| ·基于注意的视觉模型 | 第45-50页 |
| ·Foveation 视觉模型 | 第45-48页 |
| ·Foveation 视觉模型的应用 | 第48-50页 |
| ·内容自适应的Foveation 模型 | 第50-55页 |
| ·内容自适应的foveation 模型 | 第51-52页 |
| ·内容自适应Foveation 模型的实现 | 第52-54页 |
| ·基于内容自适应Foveation 模型的视频编码算法 | 第54-55页 |
| ·实验结果及分析 | 第55-61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1-62页 |
| 第5章 基于动态注意的foveation 模型 | 第62-72页 |
| ·现有注意力模型的分析 | 第62-64页 |
| ·视觉注意力机制 | 第62-63页 |
| ·视觉注意力模型特征 | 第63-64页 |
| ·适合于Foveation 编码的动态注意力模型的设计 | 第64-67页 |
| ·运动关注模型的设计 | 第65-67页 |
| ·运动关注模型的实现 | 第67页 |
| ·基于多关注点foveation 模型的视频编码算法 | 第67-68页 |
| ·实验结果及分析 | 第68-69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9-72页 |
| 结论 | 第72-7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4-79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79-81页 |
| 致谢 | 第8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