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缩略语的中英文对照 | 第8-9页 |
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| 第9-21页 |
第一章 小鼠原始生殖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| 第9-17页 |
1 PGCs的发育 | 第9-11页 |
·PGCs的起源 | 第9页 |
·PGCs的迁移与增殖 | 第9-10页 |
·PGCs的性别决定 | 第10-11页 |
2 PGCs的生物学特性 | 第11-14页 |
·PGCs特异表达基因 | 第11页 |
·PGCs基因组的表观修饰 | 第11-14页 |
3 PGCs的体外培养 | 第14-17页 |
·饲养层 | 第14-15页 |
·生长因子 | 第15-17页 |
第二章 组蛋白变体研究进展 | 第17-21页 |
1 组蛋白变体及H2A变体的主要特征 | 第17-18页 |
2 H2A变体的生物学特性 | 第18-19页 |
·H2A.Z与转录激活有关 | 第18-19页 |
·H2A.X是DNA损伤修复必需的变体 | 第19页 |
·MacroH2A是异染色质和染色体失活相关变体 | 第19页 |
3 组蛋白H2A变体的替换 | 第19-20页 |
4 实验目的与意义 | 第20-21页 |
第二部分 试验部分 | 第21-50页 |
第三章 鼠胚原始生殖细胞中组蛋白H2A变体的分布 | 第21-40页 |
引言 | 第21-22页 |
第一节 石蜡切片的间接免疫荧光研究 | 第22-30页 |
1.材料与方法 | 第22-24页 |
·材料 | 第22-23页 |
·方法 | 第23-24页 |
2 试验结果 | 第24-30页 |
·不同时期鼠胚组织样的获得 | 第24-25页 |
·不同胎龄鼠胚PGCs中组蛋白H2A变体的表达 | 第25-30页 |
第二节 单细胞的间接免疫荧光研究 | 第30-40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30-32页 |
·材料 | 第30-31页 |
·方法 | 第31-32页 |
2 试验结果 | 第32-36页 |
·不同日龄鼠胚PGCs中macroH2A的表达变化 | 第32页 |
·不同日龄鼠胚PGCs中H2A.X的表达变化 | 第32页 |
·不同日龄鼠胚PGCs中H2A.Z的表达变化 | 第32-36页 |
3 讨论与分析 | 第36-40页 |
·不同时期生殖嵴的形态特征 | 第36页 |
·macroH2A在PGCs发育过程中的分布 | 第36-37页 |
·H2A.X在PGCs发育过程中的分布 | 第37-38页 |
·H2A.Z在PGCs发育过程中的分布 | 第38-40页 |
第四章 组蛋白H2A变体在培养的PGCs中的分布 | 第40-50页 |
1 引言 | 第40页 |
2 实验材料 | 第40-41页 |
·实验动物 | 第40页 |
·主要仪器设备 | 第40-41页 |
·主要试剂和药品 | 第41页 |
·主要试剂的配制 | 第41页 |
3 实验方法 | 第41-44页 |
·胎儿成纤维细胞饲养层制备方法 | 第41-43页 |
·小鼠生殖嵴分离培养PGCs | 第43页 |
·小鼠PGCs的回收 | 第43页 |
·载玻片处理 | 第43页 |
·免疫荧光检测 | 第43-44页 |
4 实验结果 | 第44-46页 |
·MEF的培养 | 第44页 |
·PGCs的培养 | 第44页 |
·PGCs中组蛋白H2A变体的免疫荧光检测 | 第44-46页 |
5 讨论与分析 | 第46-50页 |
·macroH2A在培养PGCs中的分布 | 第46-47页 |
·H2A.X在培养PGCs中的分布 | 第47-48页 |
·H2A.Z在培养PGCs中的分布 | 第48-50页 |
全文结论 | 第50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7页 |
附录 | 第57-69页 |
致谢 | 第69-71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| 第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