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钱钱文书法研究
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10页 |
| 绪论 | 第10-14页 |
| 一、选题依据及意义 | 第10页 |
| 二、古钱文化研究现状分析 | 第10-12页 |
| 三、研究内容和方法 | 第12-14页 |
| 第一章 质朴的百花竞放:先秦钱文书法 | 第14-27页 |
| 一、货币区域性特征 | 第14-16页 |
| (一) 布币体系 | 第15页 |
| (二) 刀币体系 | 第15-16页 |
| (三) 楚币体系 | 第16页 |
| (四) 圜钱体系 | 第16页 |
| 二、钱文书法举例分析 | 第16-24页 |
| (一) "侯"平肩弧足空首布 | 第16-17页 |
| (二) "即墨之法化"、"齐造邦长法化"齐刀 | 第17-19页 |
| (三) "西周"、"东周"圜钱 | 第19-20页 |
| (四) "旆布当釿"楚布 | 第20-21页 |
| (五) "渔阳"燕布 | 第21-22页 |
| (六) "蔺"字钱 | 第22-23页 |
| (七) "共屯赤金"圜钱 | 第23-24页 |
| 小结 | 第24-27页 |
| 第二章 崇古的艺术追求:秦至隋代的钱文书法 | 第27-42页 |
| 一、秦"半两"钱文书法 | 第27-29页 |
| 二、两汉钱文书法 | 第29-35页 |
| (一) "长寿"的王铢钱 | 第29-31页 |
| (二) 王莽铸币之钱文 | 第31-35页 |
| 三、六朝钱文书法 | 第35-40页 |
| (一) 三国孙吴大钱 | 第36-37页 |
| (二) 南朝钱文书法 | 第37-38页 |
| (三) 北朝钱文书法 | 第38-40页 |
| 小结 | 第40-42页 |
| 第三章 繁荣鼎盛的时代:唐宋钱文书法 | 第42-55页 |
| 一、唐五代钱文书法 | 第42-48页 |
| (一) 欧阳询书八分隶"开元通宝" | 第43-45页 |
| (二) 楷书钱文之始"乾封泉宝" | 第45-46页 |
| (三) 南唐对钱 | 第46-48页 |
| 二、两宋钱文书法 | 第48-54页 |
| (一) 宋太宗御书钱文 | 第50-51页 |
| (二) 宋徽宗御书钱文 | 第51-53页 |
| (三) 党怀英篆书"泰和重宝" | 第53-54页 |
| 小结 | 第54-55页 |
| 第四章 趋于单一的终结:元明清钱文书法 | 第55-65页 |
| 一、元代钱文书法 | 第55-58页 |
| (一) 八思巴篆钱文 | 第56页 |
| (二) 至正年间赵体楷书钱文 | 第56-58页 |
| 二、明清钱文书法 | 第58-63页 |
| (一) 明代钱文书法 | 第58-61页 |
| (二) 清代钱文书法 | 第61-63页 |
| 小结 | 第63-65页 |
| 结语 | 第65-6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6-68页 |
| 一、历史文献 | 第66页 |
| 二、考古资料 | 第66-67页 |
| 三、现今论著 | 第67-68页 |
| 致谢 | 第68-69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| 第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