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国际法论文--国际经济法论文

《开普敦公约》初探

摘要第1-8页
前言第8-10页
第一章 《开普敦公约》背景介绍第10-23页
 一、移动设备融资和租赁简介第10-16页
  (一) 融资租赁的历史及其法律规定第10-13页
  (二) 融资租赁在航空器设备中的运用第13-14页
  (三) 融资租赁航空器设备的优势第14-16页
 二、融资租赁移动设备存在的法律问题第16-20页
  (一) 大陆法系和普通法系的差异第17-19页
  (二)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距第19-20页
  (三) 移动设备国际融资租赁法律进程第20页
 三、《开普敦公约》制定及生效的基本过程第20-23页
  (一) 公约发起机构及起草小组第20-21页
  (二) 公约的生效及批准情况第21-23页
第二章 《开普敦公约》基本制度探析第23-36页
 一、公约的目标、原则及其适用范围和条件第23-27页
  (一) 公约的宗旨及其目标第23-24页
  (二) 公约的主要原则第24-25页
  (三) 公约的适用条件第25页
  (四) 公约保护的利益类型第25-27页
 二、国际利益的创设及其相关规则第27-31页
  (一) 国际利益的构成条件(Constitution of an international interest)第27-28页
  (二) 国际利益的对抗效力(Effects of an international interest as against third parties)第28-30页
  (三) 国际利益的转让及其代位权第30-31页
 三、登记制度第31-36页
  (一) 登记的基本条件及效力第32-33页
  (二) 登记处的责任第33-34页
  (三) 登记处的监管第34-35页
  (四) 登记制度的意义第35-36页
第三章 《开普敦公约》双轨制结构讨论第36-45页
 一、《开普敦公约》关于双轨制结构的规定第36-37页
 二、公约议定书双轨制的使用回顾第37-39页
  (一) 签字议定书第37页
  (二) 修正议定书第37-38页
  (三) 任择议定书第38页
  (四) 框架议定书第38-39页
 三、《开普敦公约》双轨制结构分析第39-40页
 四、《开普敦公约》双轨制结构的评价第40-45页
  (一) 《开普敦公约》双轨制结构的优点第40-42页
  (二) 《开普敦公约》双轨制结构的缺点第42-43页
  (三) 《开普顿公约》双轨制结构改进建议第43-45页
结论第45-47页
参考文献第47-54页
后记第54页

论文共5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80C196系列单片机测控系统软件全数字仿真测评技术研究
下一篇:NiTi形状记忆合金的伪弹性特性及其微结构机理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