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6页 |
·问题的提出 | 第9-10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5页 |
·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15页 |
·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第二章 局部应力应变法原理 | 第16-32页 |
·基本原理 | 第16页 |
·荷载谱 | 第16-18页 |
·高载截断 | 第17-18页 |
·低载删除 | 第18页 |
·循环σ-ε曲线及迟滞迥线 | 第18-19页 |
·稳态循环σ-ε曲线 | 第18-19页 |
·瞬态循环σ-ε曲线 | 第19页 |
·局部应变计算 | 第19-21页 |
·试验法 | 第20页 |
·近似计算法 | 第20-21页 |
·有限元法 | 第21页 |
·循环计数 | 第21-22页 |
·雨流计数法 | 第21-22页 |
·有效系数法 | 第22页 |
·疲劳寿命曲线 | 第22-26页 |
·损伤分析的一般问题 | 第22-23页 |
·寿命曲线分类 | 第23-24页 |
·应力应变曲线 | 第24-26页 |
·损伤累积 | 第26-27页 |
·损伤计算 | 第26页 |
·损伤累积 | 第26-27页 |
·疲劳寿命预估方法 | 第27-30页 |
·在沥青路面中的应用 | 第30-3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1-32页 |
第三章 沥青路面局部应变分析及其疲劳裂纹萌生寿命预估 | 第32-58页 |
·路面结构计算模型与参数 | 第32-39页 |
·局部应变法有限元计算流程 | 第32-33页 |
·计算模型 | 第33-36页 |
·弹塑性理论 | 第36-39页 |
·弹塑性参数 | 第39页 |
·局部应变法数值计算 | 第39-46页 |
·确定受力形式 | 第40-41页 |
·确定最不利位置 | 第41-42页 |
·计算考察指标的选取 | 第42-43页 |
·局部应变计算 | 第43-46页 |
·局部应变影响因素分析 | 第46-53页 |
·局部应变与面层模量的关系 | 第46-47页 |
·局部应变与面层厚度的关系 | 第47-48页 |
·局部应变与基层模量的关系 | 第48-49页 |
·荷载应变与应力吸收层的关系 | 第49-53页 |
·工程实例分析 | 第53-57页 |
·工程概况 | 第53页 |
·结构层组合 | 第53页 |
·确定模型及计算参数 | 第53-55页 |
·交通量调查 | 第55-56页 |
·疲劳寿命预估 | 第56-57页 |
·小结 | 第57-58页 |
第四章 沥青路面裂纹扩展行为模拟及寿命预估 | 第58-74页 |
·概述 | 第58页 |
·反射裂缝的产生机理 | 第58页 |
·路面断裂力学基本理论 | 第58-60页 |
·裂缝扩展的三种基本形式 | 第58-59页 |
·应力强度因子理论 | 第59-60页 |
·应用疲劳断裂力学求解裂纹扩展寿命 | 第60-67页 |
·疲劳裂缝扩展寿命计算流程 | 第60-61页 |
·疲劳裂缝扩展路径模拟 | 第61-63页 |
·疲劳裂缝扩展寿命影响因素分析 | 第63-67页 |
·工程实例分析 | 第67-72页 |
·有限元数值模拟 | 第67-70页 |
·道路交通量调查 | 第70-72页 |
·小结 | 第72-74页 |
第五章 主要结论及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| 第74-76页 |
·主要结论 | 第74-75页 |
·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| 第75-7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6-79页 |
致谢 | 第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