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数学论文--代数、数论、组合理论论文

非线性代数方程组理论引入高等代数课程研究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1页
第1章 绪论第11-15页
   ·我国高等代数课程改革的历史第11-12页
   ·我国高等代数课程改革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·高等代数教材面临的问题第13页
   ·我国高等代数课程改革趋势第13-14页
   ·本文的工作第14-15页
第2章 非线性代数方程组理论引入高代课程的重要性第15-22页
   ·高等代数教材建设的意义第15-17页
     ·“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”改革计划第15-16页
     ·高等代数课程地位第16-17页
   ·非线性方程组理论在科研上的重要价值第17-19页
     ·定理机器证明的兴起第17-18页
     ·非线性代数方程组的科研价值第18-19页
   ·计算机教学的发展与符号计算工具的普及第19-21页
     ·计算机教学的发展第19-20页
     ·符号计算系统与软件介绍第20-21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21-22页
第3章 非线性代数方程组理论引入高代教材的主要内容第22-41页
   ·非线性方程组解法的发展历史第22-23页
   ·结式第23-29页
   ·吴方法第29-40页
     ·吴消元法基本定理第29-39页
     ·吴方法应用第39-40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0-41页
第4章 非线性代数方程组理论引入高等代数教材建设第41-49页
   ·章节设计第41-42页
   ·教材编写的特点第42-44页
     ·教材具有前瞻性第42-43页
     ·融入人文教育内容第43页
     ·增加注释内容第43-44页
   ·保证教材的可教学性第44-47页
     ·分层编写教材第44-45页
     ·处理好教材内容与计算机应用的结合问题第45-46页
     ·改革教学方法第46-47页
   ·教材编写过程中几个需要思考的问题第47-48页
     ·内容增加与学时不足的困境第47页
     ·内容选取上的广度与深度之间的矛盾第47-48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8-49页
第5章 结论与展望第49-51页
   ·本文的工作成果与意义第49页
   ·今后的研究方向第49-51页
参考文献第51-53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第53-54页
致谢第54页

论文共5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苦参素脂质体的制备以及质量研究
下一篇:新型多孔型磷酸钙骨水泥的生物相容性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