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提要 | 第1-6页 |
英文摘要 | 第6-7页 |
前言 | 第7-8页 |
文献综述 | 第8-16页 |
1 病名认识 | 第8页 |
2 病因病机 | 第8-10页 |
·肾虚血瘀 | 第8页 |
·脾肾亏虚 | 第8-9页 |
·气阴两虚 | 第9页 |
·邪毒蕴结或经络瘀血 | 第9-10页 |
·其它 | 第10页 |
3 辩证论治 | 第10-12页 |
·分期论治 | 第10-11页 |
·分型论治 | 第11-12页 |
4 专方研究 | 第12-13页 |
5 单位药研究 | 第13-15页 |
6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| 第15-16页 |
临床研究 | 第16-21页 |
1 临床资料 | 第16-19页 |
2 病例选择标准 | 第19-21页 |
试验方法 | 第21-23页 |
1 分组 | 第21页 |
2 治疗方法 | 第21页 |
3 观察指标 | 第21页 |
4 疗效判定 | 第21-23页 |
治疗结果分析 | 第23-27页 |
讨论体会 | 第27-30页 |
·病名溯源 | 第27页 |
·DN的病机关键 | 第27-28页 |
·立法思想 | 第28-29页 |
·方药阐释 | 第29-30页 |
存在问题与展望 | 第30-31页 |
结语 | 第31-32页 |
致谢 | 第32-3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3-3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