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1页 |
第一章 序论 | 第11-19页 |
·选题背景 | 第11页 |
·选题意义 | 第11-12页 |
·理论意义 | 第12页 |
·实践意义 | 第12页 |
·爱国主义研究综述 | 第12-17页 |
·国内爱国主义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·国外爱国主义研究现状 | 第14-17页 |
·内容结构与创新点 | 第17-19页 |
第二章 爱国主义存在普遍性的理论研究 | 第19-31页 |
·国家的内涵 | 第19-20页 |
·"国家"的两种含义 | 第19-20页 |
·爱国主义中"国家"的含义 | 第20页 |
·国家和国民 | 第20-21页 |
·国家是国民的公共利益 | 第20-21页 |
·爱国是国民的义务 | 第21页 |
·爱国主义的含义与表现 | 第21-28页 |
·爱国主义的含义 | 第21-22页 |
·忠君与爱国主义的关系 | 第22-23页 |
·忠于政党、忠于政府与爱国主义的关系 | 第23-24页 |
·爱国主义的表现 | 第24-28页 |
·系统科学视野中的爱国主义 | 第28-31页 |
·自组织系统适应性自稳原理 | 第28页 |
·爱国主义是国家系统适应性自稳机制 | 第28-31页 |
第三章 正确区分真正的爱国主义与各类伪爱国主义 | 第31-39页 |
·极端民族主义不是爱国主义 | 第31-33页 |
·法西斯主义不是爱国主义 | 第33-35页 |
·法西斯主义犯下了反人类罪 | 第34页 |
·德国法西斯主义给德国人民和国家带来无穷的灾难 | 第34-35页 |
·真正的爱国主义在人类共同价值体系中的位置 | 第35页 |
·马克思是第一位把国际主义与爱国主义结合起来的先行者 | 第35-37页 |
·全球化与人类的共同利益 | 第37-39页 |
第四章 爱国主义实证研究 | 第39-53页 |
·奴隶制国家时代爱国主义形成 | 第39-42页 |
·中国奴隶制国家的爱国主义 | 第39-41页 |
·古希腊城邦爱国主义 | 第41页 |
·罗马帝国的城邦爱国主义精神 | 第41-42页 |
·封建社会的爱国主义 | 第42-45页 |
·中国封建社会的爱国主义 | 第43-44页 |
·欧洲封建社会的爱国主义 | 第44-45页 |
·资本主义社会的爱国主义 | 第45-48页 |
·美国爱国主义思想与教育 | 第45-46页 |
·新加坡爱国主义思想与教育 | 第46-47页 |
·韩国爱国主义思想与教育 | 第47页 |
·欧洲各国的爱国主义 | 第47-48页 |
·社会主义社会的爱国主义 | 第48-53页 |
·苏联的爱国主义教育 | 第48-49页 |
·古巴的爱国主义教育 | 第49-51页 |
·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爱国主义教育 | 第51-53页 |
第五章 爱国主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精神载体 | 第53-61页 |
·爱国主义是重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之一 | 第53-54页 |
·爱国主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凝聚力 | 第54-55页 |
·爱国主义是构建和谐世界的重要理论依据 | 第55-61页 |
·单边主义不利于世界和平也有损美国利益 | 第56-59页 |
·各国应当承认他国爱国主义的合理性 | 第59-61页 |
小结 | 第61-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3-67页 |
致谢 | 第67-69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