矿井通风系统安全评价研究及应用
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11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21页 |
| ·引言 | 第11-14页 |
| ·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4页 |
| ·安全评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9页 |
| 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5-17页 |
| 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7-19页 |
| ·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案 | 第19-21页 |
| ·研究内容 | 第20页 |
| ·研究方案 | 第20-21页 |
| 第二章 矿井通风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| 第21-55页 |
| ·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| 第21-23页 |
| ·系统性原则 | 第21-22页 |
| ·科学性原则 | 第22页 |
| ·特殊性与普遍性原则 | 第22页 |
| ·定性与定量指标相结合原则 | 第22-23页 |
| ·可测性原则 | 第23页 |
| ·矿井通风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| 第23-27页 |
| ·评价指标定量化处理 | 第27-28页 |
| ·定量指标的定量化方法 | 第27页 |
| ·定性指标的定量化方法 | 第27-28页 |
| ·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指标划分标准 | 第28-54页 |
| ·通风设施装备因素 | 第28-35页 |
| ·矿井灾害因素 | 第35-38页 |
| ·安全管理因素 | 第38-41页 |
| ·通风环境条件因素 | 第41-49页 |
| ·矿井危险源因素 | 第49-51页 |
| ·矿井通风系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指标划分标准 | 第51-54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4-55页 |
| 第三章 矿井通风系统安全评价方法的建立 | 第55-75页 |
| ·矿井通风系统安全评价基本原理 | 第55-56页 |
| ·层次分析法 | 第56-65页 |
| ·层次分析法概述 | 第56-57页 |
| ·层次分析法模型及其构造 | 第57-58页 |
| ·层次分析法基本步骤 | 第58-64页 |
| ·层次分析法计算方法 | 第64-65页 |
| ·改进的层次分析法 | 第65-68页 |
| ·改进的AHP理论基础 | 第65-66页 |
| ·传递性检验 | 第66-68页 |
| ·矿井通风系统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| 第68-74页 |
| ·准则层评价指标权值的计算 | 第68-70页 |
| ·指标层评价指标权值的计算 | 第70-73页 |
| ·矿井通风系统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| 第73-74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74-75页 |
| 第四章 实例应用 | 第75-85页 |
| ·矿井简介 | 第75-78页 |
| ·井田概况 | 第75-76页 |
| ·矿井的安全条件 | 第76-77页 |
| ·矿井的通风系统 | 第77-78页 |
| ·原始数据采集 | 第78-80页 |
| ·计算评价指标的等效数值 | 第80-83页 |
| ·参考数列 | 第80页 |
| ·比较数列 | 第80-81页 |
| ·等效数值 | 第81-83页 |
| ·权重值 | 第83页 |
| ·综合等效数值 | 第83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83-85页 |
|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85-87页 |
| ·结论 | 第85页 |
| ·展望 | 第85-8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87-91页 |
| 致谢 | 第91-93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9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