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9页 |
| 1 绪论 | 第9-14页 |
| ·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| ·研究的背景 | 第9页 |
| ·研究目的 | 第9-10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| ·本论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| 第12-14页 |
| 2 3D GIS 理论 | 第14-33页 |
| ·3D GIS 基础理论 | 第14-18页 |
| ·三维GIS 相关软件及发展情况 | 第14-15页 |
| ·三维GIS 的特点 | 第15页 |
| ·三维GIS 的功能 | 第15-17页 |
| ·三维GIS 模型的建立方法 | 第17-18页 |
| ·基于ARCGLOBE 的三维系统的特点 | 第18-21页 |
| ·GLOBECORE 以及3DANALYST 类 | 第21-27页 |
| ·GlobeCore 及3DAnalyst 核心类介绍 | 第22页 |
| ·GlobeCore 及3DAnalyst 基本类和接口 | 第22-24页 |
| ·相关接口类详细介绍 | 第24-27页 |
| ·ARCGLOBE 三维显示与数据调度 | 第27-32页 |
| ·ArcGlobe 中基于DEM 三维地形可视化 | 第27-29页 |
| ·三维数据组织 | 第29-30页 |
| ·LOD 数据提取策略 | 第30-31页 |
| ·海量数据动态调度策略 | 第31-32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2-33页 |
| 3 水土保持三维查询分析系统 | 第33-43页 |
| ·系统概况 | 第33-36页 |
| ·功能描述 | 第34-35页 |
| ·系统数据 | 第35页 |
| ·系统输出数据 | 第35-36页 |
| ·系统体系结构的确定 | 第36-40页 |
| ·系统实现技术方案 | 第40-42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2-43页 |
| 4 系统设计 | 第43-51页 |
| ·系统总体设计 | 第43-45页 |
| ·系统总体结构 | 第43-44页 |
| ·系统性能要求 | 第44-45页 |
| ·信息的规范化及质量控制 | 第45-46页 |
| ·系统数据库构成 | 第46-47页 |
| ·数据库逻辑设计 | 第47-49页 |
| ·空间数据分层 | 第48页 |
| ·属性数据库逻辑设计 | 第48-49页 |
| ·数据库物理设计 | 第49-50页 |
| ·数据库物理存储设计 | 第49页 |
| ·空间数据库的物理设计 | 第49-50页 |
| ·属性数据库的物理设计 | 第50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0-51页 |
| 5 系统实现及实验结果分析 | 第51-66页 |
| ·GIS 软件的选择 | 第51-53页 |
| ·SDE 空间数据库引擎 | 第51-52页 |
| ·ArcGIS Engine-嵌入式GIS 开发包 | 第52-53页 |
| ·系统环境的建立 | 第53-54页 |
| ·系统环境的配置原则 | 第53页 |
| ·系统的硬件环境 | 第53页 |
| ·系统的软件配置 | 第53-54页 |
| ·系统的网络环境 | 第54页 |
| ·系统的实现流程 | 第54-56页 |
| ·源数据的集成 | 第54-55页 |
| ·系统的开发流程 | 第55-56页 |
| ·关键技术 | 第56-59页 |
| ·系统漫游过程的线程实现 | 第56-59页 |
| ·数据调度 | 第59页 |
| ·试验实例分析 | 第59-65页 |
| ·主界面 | 第59-60页 |
| ·查询 | 第60-62页 |
| ·对比分析 | 第62-63页 |
| ·三维漫游 | 第63-65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5-66页 |
| 6 总结和展望 | 第66-68页 |
| ·总结 | 第66-67页 |
| ·工作展望 | 第67-68页 |
| 致谢 | 第68-6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9-73页 |
|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| 第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