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克思自然观研究
内容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绪论 | 第9-11页 |
1 马克思自然观的形成与发展 | 第11-24页 |
·人类自然观的历史演进 | 第11-16页 |
·远古时代的神话自然观 | 第11-12页 |
·古代有机论的整体自然观 | 第12-13页 |
·中世纪的基督教神学自然观 | 第13-14页 |
·近代形而上学的机械论自然观 | 第14-16页 |
·马克思自然观的主要理论渊源 | 第16-19页 |
·对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自然观的扬弃和批判 | 第17-18页 |
·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自然观的继承和发展 | 第18-19页 |
·马克思自然观形成和发展的逻辑进程 | 第19-24页 |
·马克思自然观的萌芽时期 | 第19-21页 |
·马克思自然观的建构和发展时期 | 第21-22页 |
·马克思自然观的完善时期 | 第22-24页 |
2 马克思自然观的理论内容考察 | 第24-59页 |
·马克思自然观的含义 | 第24页 |
·马克思自然观中的两个基本概念 | 第24-31页 |
·关于自然的概念 | 第24-29页 |
·关于人的概念 | 第29-31页 |
·马克思自然观的主题—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| 第31-44页 |
·人与自然的相互依赖关系 | 第31-33页 |
·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存在关系 | 第33-37页 |
·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关系 | 第37-40页 |
·人与自然的再生产关系 | 第40-44页 |
·资本主义条件下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及根源 | 第44-51页 |
·人与自然关系异化的表现 | 第44-46页 |
·人与自然关系异化的根源 | 第46-49页 |
·克服人与自然关系异化的途径探索 | 第49-51页 |
·马克思自然观的实质—实践的人化自然观 | 第51-59页 |
·自然的人化、人的自然化和人化自然 | 第51-52页 |
·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的实践特征 | 第52-55页 |
·马克思实践的人化自然观的崭新特点 | 第55-59页 |
3 马克思自然观的当代价值 | 第59-65页 |
·理论价值 | 第59-60页 |
·有助于人们转换思维方式和转变价值观念 | 第59页 |
·深化了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 | 第59-60页 |
·为人类摆脱当前生存困境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 | 第60页 |
·现实价值 | 第60-65页 |
·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| 第60-62页 |
·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| 第62-63页 |
·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南 | 第63-65页 |
结束语 | 第65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68页 |
后记 | 第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