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7页 |
引言 | 第7-9页 |
第一部分 商标权与商号权冲突的表现形式及成因 | 第9-24页 |
一、商标权与商号权冲突的表现形式 | 第9-13页 |
(一) 商标权与商号权的关系 | 第9-11页 |
(二) 商标权与商号权冲突的具体表现形式 | 第11-13页 |
二、商标权与商号权冲突的原因 | 第13-22页 |
(一) 现行法律制度的不完善是权利冲突的现实原因 | 第14-19页 |
(二) 核准机关及程序不同使权利冲突成为可能 | 第19-21页 |
(三) 经济利益是权利冲突的主观诱因 | 第21-22页 |
三、商标权与商号权冲突的危害 | 第22-24页 |
第二部分 商标权与商号权冲突之国外相关立法 | 第24-30页 |
一、欧洲国家商标法的有关规定 | 第24-27页 |
(一) 欧洲各国关于在先权的范围问题的规定 | 第24-25页 |
(二) 欧洲各国关于在先权的条件问题的规定 | 第25-26页 |
(三) 欧洲各国关于商号的法律地位问题的规定 | 第26-27页 |
二、美国、加拿大商标法的有关规定 | 第27-28页 |
(一) 美国商标法的相关规定 | 第27页 |
(二) 加拿大商标法的相关规定 | 第27-28页 |
三、国际公约的有关规定 | 第28-29页 |
(一) 《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》 | 第28页 |
(二) 《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》(TRIPS协定) | 第28-29页 |
四、结论 | 第29-30页 |
第三部分 商标权与商号权冲突的协调解决 | 第30-42页 |
一、商标权与商号权冲突协调解决的原则 | 第30-34页 |
(一) 禁止混淆原则 | 第30-31页 |
(二) 保护在先合法权利原则 | 第31-33页 |
(三) 权利衡平原则 | 第33页 |
(四) 知名标志特别保护原则 | 第33-34页 |
二、对我国关于解决商标权与商号权冲突的一些建议 | 第34-42页 |
(一) 制定统一的商号法 | 第35-36页 |
(二) 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| 第36-38页 |
(三) 管理制度的改革 | 第38-40页 |
(四) 其他相关配套措施 | 第40-42页 |
结语 | 第42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-45页 |
后记 | 第4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