商用车驾驶室悬置隔振结构分析与安全性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6页 |
·研究的背景 | 第9页 |
·研究的目的意义 | 第9-10页 |
·国内外研究概况 | 第10-14页 |
·多刚体动力学方法在相关研究中的应用 | 第10-13页 |
·有限元方法在相关研究中的应用 | 第13-14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4-16页 |
第2章 商用车驾驶室悬置限位系统和安全性问题分析 | 第16-26页 |
·驾驶室悬置结构 | 第16-20页 |
·传统的驾驶室隔振系统 | 第16-17页 |
·全浮式和半浮式驾驶室悬置结构 | 第17-18页 |
·悬置系统组成 | 第18-20页 |
·驾驶室悬置限位结构与原理分析 | 第20-22页 |
·刚性限位结构与原理 | 第20-21页 |
·柔性限位结构与原理 | 第21-22页 |
·原理模型仿真分析 | 第22-23页 |
·刚性限位原理仿真 | 第22-23页 |
·柔性限位原理仿真 | 第23页 |
·驾驶室悬置系统安全性问题 | 第23-26页 |
·悬置系统失效的原因 | 第24页 |
·驾驶室悬架系统失效的影响 | 第24-26页 |
第3章 驾驶室悬置限位仿真模型的建立 | 第26-34页 |
·整车仿真分析模型的建立 | 第26-30页 |
·仿真软件平台的选择 | 第26-27页 |
·整车力学模型 | 第27页 |
·整车部件的简化 | 第27-30页 |
·驾驶室限位模型的建立 | 第30-32页 |
·刚性限位模型 | 第30-31页 |
·柔性限位模型 | 第31-32页 |
·仿真路面激励的引入 | 第32-34页 |
·路面激励的生成 | 第32-33页 |
·路面激励的输入 | 第33-34页 |
第4章 驾驶室悬置限位仿真分析 | 第34-40页 |
·仿真准备 | 第34-35页 |
·刚性限位仿真分析 | 第35-37页 |
·柔性限位能力仿真分析 | 第37-38页 |
·柔性限位能力与测量点加速度的响应关系 | 第38-40页 |
第5章 驾驶室悬置失效安全性问题建模 | 第40-48页 |
·商用车悬置安全性分析方法 | 第40-42页 |
·模型单元和材料的选择 | 第42-44页 |
·几何模型的建立 | 第44-45页 |
·有限元网格的划分 | 第45-47页 |
·约束、载荷和材料的设置 | 第47-48页 |
第6章 驾驶室悬置失效仿真分析 | 第48-56页 |
·后悬置失效仿真分析 | 第48-51页 |
·前悬置失效仿真分析 | 第51-53页 |
·模拟跌落冲击仿真 | 第53-56页 |
第7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56-58页 |
·总结 | 第56页 |
·研究展望 | 第56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2页 |
研究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| 第62-63页 |
致谢 | 第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