柑桔皮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、分离及纯化研究
| 中文摘要 | 第1-11页 |
| 英文摘要 | 第11-13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3-25页 |
| ·文献综述 | 第13-23页 |
| ·柑桔皮的主要功能成分 | 第15-17页 |
| ·柑桔皮提取物的生理功能 | 第17-20页 |
| ·柑桔皮的利用 | 第20-21页 |
| ·天然产物各种提取方法 | 第21-23页 |
| ·立题背景及意义 | 第23-24页 |
| ·第三代保健食品的要求 | 第23页 |
| ·新药研发的要求 | 第23-24页 |
| ·资源丰富 | 第24页 |
| ·本课题主要研究的内容 | 第24-25页 |
| ·柑桔皮黄酮类物质的显色及测定方法的建立 | 第24页 |
| ·柑桔皮黄酮类物质的提取 | 第24页 |
| ·柑桔皮黄酮类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 | 第24页 |
| ·柑桔皮黄酮类物质的分离纯化 | 第24-25页 |
| 第二章 显色系统及测定方法的建立 | 第25-39页 |
| 引言 | 第25页 |
| ·材料 | 第25-26页 |
| ·试验材料及主要实验仪器 | 第25-26页 |
| ·试验方法 | 第26-32页 |
| ·黄酮类化合物的初步鉴定 | 第26-27页 |
| ·柑桔皮黄酮测定方法的建立 | 第27-32页 |
| ·结果与分析 | 第32-38页 |
| ·显色反应 | 第32-34页 |
| ·紫外光谱特性 | 第34页 |
| ·各比色方法最大吸收波长的选择 | 第34-35页 |
| ·标准方程和样品中黄酮的含量 | 第35-37页 |
| ·AlCl_3比色法的方法评价 | 第37-3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8-39页 |
| 第三章 柑桔皮黄酮类物质的提取 | 第39-72页 |
| 引言 | 第39页 |
| ·材料与方法 | 第39-40页 |
| ·试验材料 | 第39页 |
| ·主要试剂及仪器 | 第39页 |
| ·试验方法 | 第39-40页 |
| ·试验设计 | 第40-43页 |
| ·提取溶剂的确定 | 第40-41页 |
| ·粉末粒径的确定 | 第41页 |
| ·变量变化范围与编码的确定及数据分析软件的选用 | 第41-43页 |
| ·纤维素酶法提取 | 第43-55页 |
| ·单因素试验 | 第43-46页 |
| ·中心组合试验 | 第46-50页 |
| ·模型分析讨论 | 第50-54页 |
| ·结论 | 第54-55页 |
| ·微波提取 | 第55-61页 |
| ·微波处理预试验 | 第55页 |
| ·微波提取的单因素试验 | 第55-58页 |
| ·微波提取工艺的优化—正交试验 | 第58-60页 |
| ·结论与讨论 | 第60-61页 |
| ·超声提取 | 第61-72页 |
| ·确定超声波的条件—正交试验 | 第61-63页 |
| ·中心组合试验 | 第63-67页 |
| ·模型的效应分析 | 第67-71页 |
| ·小结 | 第71-72页 |
| 第四章 柑桔皮黄酮类物质的HPLC测定 | 第72-76页 |
| 引言 | 第72页 |
| ·试验部分 | 第72-73页 |
| ·仪器与试剂 | 第72页 |
| ·样品处理 | 第72-73页 |
| ·标准溶液的配制 | 第73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73-75页 |
| ·色谱条件选择 | 第73页 |
| ·标准曲线的绘制 | 第73页 |
| ·样品测定 | 第73-74页 |
| ·回收率试验 | 第74-75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75-76页 |
| 第五章 柑桔皮黄酮类物质的分离及鉴定 | 第76-79页 |
| 引言 | 第76-77页 |
| ·材料与方法 | 第77-78页 |
| ·试验材料 | 第77页 |
| ·主要试剂及仪器 | 第77页 |
| ·试验方法 | 第77-78页 |
| ·结果 | 第78-79页 |
| 第六章 论文总结 | 第79-80页 |
| ·试验结论 | 第79页 |
| ·试验存在的不足 | 第79-80页 |
| 讨论与展望 | 第80-82页 |
| 1 讨论 | 第80页 |
| 2 展望 | 第80-82页 |
| 本论文主要创新点 | 第82-8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83-9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