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用户为中心的网络界面设计研究
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12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16页 |
| ·引言 | 第12页 |
| ·网络界面的发展 | 第12-13页 |
| ·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3-14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13页 |
| ·研究意义 | 第13-14页 |
| ·研究目的和内容 | 第14-15页 |
| ·研究目的 | 第14页 |
| ·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| ·论文结构 | 第15-16页 |
| 第二章 网络界面设计理论 | 第16-33页 |
| ·网络界面的概述 | 第16-21页 |
| ·网络界面的交互性 | 第16-18页 |
| ·网络界面的物理特性 | 第18-19页 |
| ·网络界面的两个设计层次 | 第19-21页 |
| ·网络界面的设计理论 | 第21-32页 |
| ·人机交互理论 | 第22-23页 |
| ·符号学原理 | 第23-25页 |
| ·色彩学 | 第25-27页 |
| ·认知心理学 | 第27-28页 |
| ·可用性工程学 | 第28-32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2-33页 |
| 第三章 网络界面可用性设计方法 | 第33-51页 |
| ·用户分析 | 第33-35页 |
| ·用户心理 | 第33-34页 |
| ·用户类型 | 第34-35页 |
| ·可用性界面设计原则 | 第35-41页 |
| ·可用性界面的一般设计准则 | 第35-40页 |
| ·不同用户类型的可用性界面设计原则 | 第40-41页 |
| ·网络界面设计方法 | 第41-50页 |
| ·Web2.0 的设计理念 | 第41-42页 |
| ·结构设计 | 第42-44页 |
| ·交互设计 | 第44页 |
| ·视觉设计 | 第44-48页 |
| ·网络界面的设计特点和方法 | 第48-50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0-51页 |
| 第四章 网络界面设计程序与评价方法 | 第51-62页 |
| ·网络界面设计的程序 | 第51-53页 |
| ·网络界面设计的评价方法 | 第53-56页 |
| ·评价指标 | 第53-54页 |
| ·评价模型 | 第54-55页 |
| ·分析方法 | 第55-56页 |
| ·实例评价 | 第56-60页 |
| ·操作变量定义 | 第56页 |
| ·样本设计与数据搜集 | 第56-57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57-60页 |
| ·评价结果 | 第60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0-62页 |
| 第五章 网络界面可用性设计实例分析与实践 | 第62-75页 |
| ·老年人网络用户的需求分析 | 第62-63页 |
| ·人口老年化趋势 | 第62-63页 |
| ·老年人与网络使用 | 第63页 |
| ·以老年人为对象的网络界面设计 | 第63-74页 |
| ·老年人的心理特征 | 第63-65页 |
| ·老年人的视觉特征 | 第65页 |
| ·典型案例分析 | 第65-69页 |
| ·设计实践 | 第69-73页 |
| ·设计评价 | 第73-74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74-75页 |
|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| 第75-77页 |
| ·完成的工作 | 第75页 |
| ·后续研究和展望 | 第75-7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7-79页 |
| 致谢 | 第79-80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工作 | 第80-81页 |
| 附录 | 第81-8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