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一般工业技术论文--工程材料学论文--特种结构材料论文

含铜等过渡金属配合物纳米材料的结构、理论计算及性质研究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5页
目录第5-7页
1 绪论第7-15页
   ·金属配合物纳米材料的基本研究现状第7-10页
     ·纳米材料的基本研究现状第7-8页
     ·金属有机配合物及其纳米结构的基本研究现状第8-10页
   ·纳米材料的理论计算第10-12页
     ·量子化学计算方法第10-11页
     ·材料性质的CASTEP算法第11-12页
   ·金属有机配合物的催化原理及性质第12-14页
   ·本论文的基本内容第14-15页
2 过渡金属配合物纳米结构材料的制备与表征第15-57页
   ·试剂与仪器第15页
     ·仪器:第15页
     ·试剂:第15页
   ·吡啶-4-甲醛缩对氨基苯甲酸席夫碱与过渡金属的反应第15-28页
     ·实验方法与现象第15-17页
     ·红外谱图分析第17-20页
     ·拉曼谱图分析第20-21页
     ·XRD谱图分析第21-24页
     ·TG-DTA图分析第24-25页
     ·TEM图分析第25-27页
  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27-28页
   ·含硫氧化石墨配体与过渡金属的配位及组装第28-36页
     ·实验方法与现象第28-30页
     ·红外谱图分析第30页
     ·拉曼谱图分析第30-32页
     ·XRD谱图分析第32页
     ·TG-DTA图分析第32-34页
     ·TEM图分析第34-36页
  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36页
   ·1,2-双(2-苯并咪唑基)-乙烷与无机铜盐的反应第36-44页
     ·实验方法与现象第36-38页
     ·红外谱图分析第38-39页
     ·XRD谱图分析第39-41页
     ·TG-DTA图分析第41-42页
     ·TEM图分析第42-44页
  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44页
   ·苯并三氮唑与无机铜盐的反应第44-51页
     ·实验方法与现象第44-45页
     ·红外谱图分析第45-46页
     ·拉曼谱图分析第46-47页
     ·XRD谱图分析第47-48页
     ·TG-DTA图分析第48页
     ·TEM图分析第48-50页
  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50-51页
   ·咪唑与无机铜盐的反应第51-57页
     ·实验方法与现象第51页
     ·红外谱图分析第51-52页
     ·拉曼谱图分析第52页
     ·XRD谱图分析第52-53页
     ·TG-DTA图分析第53-54页
     ·TEM图分析第54-55页
  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55-57页
3 过渡金属(Cu~(2+)、Fe~(3+)、Co~(3+)、Ni~(2+))含硫氧化石墨配合物结构及能带理论计算第57-74页
   ·Cu(Ⅱ)含硫氧化石墨配合物的结构及能带分析第57-61页
   ·Fe(Ⅲ)含硫氧化石墨配合物的结构及能带分析第61-64页
   ·Co(Ⅲ)含硫氧化石墨配合物的结构及能带分析第64-68页
   ·Ni(Ⅱ)含硫氧化石墨配合物的结构及能带分析第68-72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72-74页
4 铜配合物催化分解高氯酸铵(AP)的研究第74-80页
   ·铜配合物对高氯酸铵热分解的实验方法第74页
   ·通过TG-DTA测试不同配合物对AP分解的催化作用第74-79页
     ·Cu(Ⅱ)与吡啶-4-甲醛缩对氨基苯甲酸席夫碱的反应产物的催化性能第75-76页
     ·Cu(Ⅱ)与含硫氧化石墨的反应产物的催化性能第76-77页
     ·Cu(Ⅱ)与1,2-双(2-苯并咪唑基)-乙烷的反应产物的催化性能第77-78页
     ·Cu(Ⅱ)与苯并三氮唑的反应产物的催化性能第78页
     ·Cu(Ⅱ)与咪唑的反应产物的催化性能第78-79页
   ·铜配合物热催化性能分析和结论第79-80页
结论第80-82页
致谢第82-83页
参考文献第83-87页

论文共8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萨能奶山羊基因组BAC文库的构建及BLG阳性克隆的筛选
下一篇:晚清东海关初步研究(1861—1911年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