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21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.1 理论意义 | 第10页 |
1.2.2 实际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8页 |
1.3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1.3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3-17页 |
1.3.3 研究述评 | 第17-18页 |
1.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| 第18-19页 |
1.4.1 研究内容 | 第18-19页 |
1.4.2 研究方法 | 第19页 |
1.5 创新与不足 | 第19-21页 |
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| 第21-26页 |
2.1 相关概念 | 第21-23页 |
2.1.1 农村“老漂族” | 第21-22页 |
2.1.2 异地养老 | 第22-23页 |
2.2 多中心治理理论 | 第23-26页 |
2.2.1 理论内涵 | 第23-24页 |
2.2.2 分析框架 | 第24-26页 |
第3章 南昌市农村“老漂族”的城市养老现状 | 第26-43页 |
3.1 调查研究设计 | 第26-29页 |
3.1.1 调查地点介绍 | 第26-27页 |
3.1.2 调查问卷设计 | 第27-28页 |
3.1.3 调查方法 | 第28页 |
3.1.4 调查样本的选取 | 第28-29页 |
3.2 调查结果分析 | 第29-41页 |
3.2.1 调查问卷结果 | 第29-40页 |
3.2.2 半结构访谈结果 | 第40-41页 |
3.3 调查结果总结 | 第41-43页 |
第4章 农村“老漂族”的城市养老困境分析 | 第43-51页 |
4.1 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| 第43-45页 |
4.1.1 社会保障属地化管理 | 第43-44页 |
4.1.2 社会保障政策地区间落实存在差异 | 第44-45页 |
4.2 缺乏必要的经济保障 | 第45-47页 |
4.2.1 农村养老保险层次低 | 第45-46页 |
4.2.2 经济依附性增加子女经济压力 | 第46-47页 |
4.3 精神慰藉得不到满足 | 第47-49页 |
4.3.1 社会及家庭缺少对“老漂族”的关注 | 第47-48页 |
4.3.2 “老漂族”自身定位不准 | 第48-49页 |
4.4 照看孙辈增加身体负担 | 第49-51页 |
4.4.1 照看孙辈身心操劳且恢复较慢 | 第49-50页 |
4.4.2 闲暇时间较少且缺乏保健意识 | 第50-51页 |
第5章 农村“老漂族”城市养老困境的多中心治理路径 | 第51-58页 |
5.1 国家应加强制度建设 | 第51-53页 |
5.1.1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| 第51页 |
5.1.2 完善异地养老医疗制度 | 第51-52页 |
5.1.3 调整农村养老保障制度 | 第52-53页 |
5.1.4 加强托幼服务制度建设 | 第53页 |
5.2 社区应关注“老漂族”的社会化需求 | 第53-55页 |
5.2.1 社区积极整合养老资源 | 第53-54页 |
5.2.2 帮助农村老漂族实现社区适应 | 第54-55页 |
5.3 家庭应提供多样化的养老支持 | 第55-57页 |
5.3.1 多角度评估父母养老资源需求度 | 第55页 |
5.3.2 给予父母充分的精神慰藉 | 第55-57页 |
5.4 个人应逐渐增强社会适应性 | 第57-58页 |
5.4.1 “老漂族”积极转变养老观念 | 第57页 |
5.4.2 “老漂族”应学会自我适应 | 第57-58页 |
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58-60页 |
6.1 结论 | 第58-59页 |
6.2 展望 | 第59-60页 |
致谢 | 第60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6页 |
附录南昌市农村“老漂族”城市养老现状调查问卷 | 第66-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