连续采煤机滚筒载荷谱分析及参数模糊优化设计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9页 |
1 绪论 | 第9-11页 |
·连续采煤机的产生、使用和研究情况 | 第9页 |
·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 | 第9-10页 |
·研究方案 | 第10-11页 |
2 单齿受力及载荷谱分析 | 第11-28页 |
·煤层的结构及其对截齿载荷的影响 | 第11-12页 |
·镐形截齿截割机理 | 第12-13页 |
·连续采煤机镐形截齿平均载荷数学模型 | 第13-20页 |
·左、右滚筒上截齿平均载荷的数学模型 | 第14-18页 |
·截割煤炭时的平均载荷 | 第14-15页 |
·截割岩石夹层时的平均载荷 | 第15-16页 |
·截割硬质包裹体时的平均载荷 | 第16-17页 |
·螺旋滚筒上截齿的平均侧向力 | 第17-18页 |
·截割链上镐形截齿平均载荷数学模型 | 第18-20页 |
·截割煤炭时的平均载荷 | 第18-19页 |
·截割岩石夹层时的平均载荷 | 第19页 |
·截割硬质包裹体时的平均载荷 | 第19页 |
·截割链上截齿的平均侧向力 | 第19-20页 |
·单齿截割载荷的分布函数 | 第20-24页 |
·左、右滚筒上截齿载荷的分布图 | 第21-23页 |
·截割链上截齿载荷的分布图 | 第23-24页 |
·单齿截割载荷的互相关函数 | 第24-28页 |
3 连续采煤机滚筒随机载荷的模拟 | 第28-42页 |
·单齿随机载荷的数学模型 | 第28-32页 |
·截齿位置的确定 | 第29-30页 |
·随机截割阻力的数学模型 | 第30-31页 |
·随机牵引阻力的数学模型 | 第31-32页 |
·随机侧向力的数学模型 | 第32页 |
·截割岩石夹层的判断 | 第32-33页 |
·截割硬质包裹体的判断 | 第33-34页 |
·滚筒载荷分析 | 第34-35页 |
·随机载荷模拟程序算法 | 第35-37页 |
·随机载荷模拟结果 | 第37-40页 |
·随机载荷模拟结果验证 | 第40-42页 |
4 随机载荷谱分析 | 第42-56页 |
·载荷的时域、幅值域分析 | 第42-48页 |
·概率密度分布的数学基础 | 第42-43页 |
·滚筒载荷概率密度曲线 | 第43-44页 |
·相关性分析的数学基础 | 第44-46页 |
·滚筒载荷的相关曲线 | 第46-48页 |
·载荷的频域分析 | 第48-56页 |
·频域分析的数学基础 | 第48-51页 |
·频域分析在MATLAB中的实现 | 第51-52页 |
·滚筒载荷的频域分析 | 第52-56页 |
·滚筒载荷的自功率谱估计 | 第52-54页 |
·滚筒载荷的互功率谱估计 | 第54-56页 |
5 滚筒载荷的主要频率分析 | 第56-66页 |
·特定运动参数下滚筒载荷的主要频率 | 第56-58页 |
·滚筒叶片和截齿布置对主要频率的影响 | 第58-60页 |
·运动参数基波频率的影响 | 第60-66页 |
6 基于模糊理论的滚筒参数优化 | 第66-78页 |
·滚筒各参数的约束 | 第66-71页 |
·左、右落煤条件 | 第66-67页 |
·截割链分组 | 第67页 |
·截割能力 | 第67-68页 |
·煤炭粒度 | 第68-70页 |
·截割效率 | 第70-71页 |
·模糊优化模型 | 第71-72页 |
·设计变量的选取 | 第71页 |
·目标函数的确定 | 第71页 |
·模糊优化约束条件的建立 | 第71-72页 |
·模糊参数模糊优化 | 第72-78页 |
·模糊约束条件的非模糊转化 | 第72-75页 |
·模糊约束条件的隶属函数 | 第72-74页 |
·最优水平值截集上的非模糊转化 | 第74-75页 |
·优化方程在MATLAB中的求解 | 第75-76页 |
·优化结果分析 | 第76-78页 |
结论 | 第78-79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79-80页 |
致谢 | 第80-8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1-8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