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第一章 前言 | 第10-13页 |
·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| 第10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11-12页 |
·主要的研究内容 | 第12-13页 |
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| 第13-15页 |
·区域构造概况 | 第13页 |
·构造演化概况 | 第13-15页 |
第三章 地层水特性分析 | 第15-26页 |
·地层水的来源分类 | 第15页 |
·地层水的物理化学性质分析 | 第15-18页 |
·地层水的物理性质 | 第15-16页 |
·地层水主要化学成分分析 | 第16-18页 |
·地层水特性与深度关系分析 | 第18-21页 |
·水型分布规律研究 | 第21-26页 |
·水型的纵向分布规律 | 第21-22页 |
·水型的横向分布规律 | 第22-26页 |
第四章 地层水矿化度的纵横向分布研究 | 第26-36页 |
·东营凹陷原始地层水纵向分布规律 | 第26-28页 |
·不同区块地层水纵向变化的差异性 | 第26-27页 |
·地层水纵向分布规律的特点 | 第27-28页 |
·东营凹陷沙河街组地层水矿化度的横向分布规律 | 第28-33页 |
·沙河街组四段地层水矿化度分布规律 | 第28-30页 |
·沙河街组三段地层水矿化度分布规律 | 第30-31页 |
·沙河街组二段地层水矿化度分布规律 | 第31-32页 |
·沙河街组一段地层水矿化度分布规律 | 第32-33页 |
·典型局部区域地层水变化规律 | 第33-36页 |
·博兴洼陷南坡 | 第33-34页 |
·中央背斜带沙三段地层水矿化度分布规律 | 第34-36页 |
第五章 地层水性质与测井响应的关系 | 第36-45页 |
·地层水性质对测井资料的影响 | 第36-39页 |
·地层水性质与自然电位测井的关系 | 第36-38页 |
·地层水性质与电阻率测井的关系 | 第38-39页 |
·地层水与储集层电阻率的关系 | 第39-41页 |
·储集层电阻率理论模型分析 | 第39-40页 |
·泥质含量对岩石电性与矿化度关系的影响 | 第40-41页 |
·地层水性质与岩性、含油性的关系 | 第41-42页 |
·地层水性质与岩性的关系 | 第41页 |
·地层水性质与含油气性的关系 | 第41-42页 |
·地层水性质对岩电参数的影响 | 第42-44页 |
·地层水性质对电阻率增大系数的影响 | 第44-45页 |
第六章 地层水电阻率变化规律及其测井解释图版的应用 | 第45-59页 |
·沙河街组地层水电阻率分布规律 | 第46-48页 |
·沙河街组水层视电阻率分布规律 | 第48-50页 |
·局部地层水性质与电阻率测井解释图版的确立 | 第50-59页 |
·滨县凸起南坡沙四段 | 第50-54页 |
·郝现构造 | 第54-55页 |
·金家-柳桥缓坡构造带 | 第55-59页 |
第七章 地层水资料在测井解释中的应用 | 第59-93页 |
·地层水电阻率的确定方法与应用 | 第59-89页 |
·水分析资料确定地层水电阻率方法 | 第59-60页 |
·自然电位曲线确定地层水电阻率方法 | 第60-72页 |
·微分法求取地层水电阻率方法 | 第72-76页 |
·多参数法求取地层水电阻率方法 | 第76-80页 |
·典型实例—计算效果分析 | 第80-89页 |
·应用反向思维判断油层的新方法研究 | 第89-93页 |
·划分储层及岩性物性评价 | 第90页 |
·标定水层 | 第90-91页 |
·油气层综合评价 | 第91-93页 |
结论 | 第93-9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4-97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| 第97-98页 |
致谢 | 第9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