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12页 |
| 0 前言 | 第12-13页 |
| 1 文献综述 | 第13-22页 |
| ·聚丙烯酰胺微球的制备技术 | 第13-14页 |
| ·分散聚合 | 第13-14页 |
| ·乳液聚合 | 第14页 |
| ·反相悬浮聚合 | 第14页 |
| ·无机空心微球的制备技术 | 第14-17页 |
| ·喷雾干燥法 | 第14-15页 |
| ·乳液法 | 第15-16页 |
| ·模板法 | 第16-17页 |
| ·空心微球的应用 | 第17-18页 |
| ·在催化剂领域的应用 | 第17-18页 |
| ·在医药方面的作用 | 第18页 |
| ·作为填料 | 第18页 |
| ·浮力材料的研究现状 | 第18-20页 |
| ·本研究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| 第20-22页 |
| ·意义 | 第20-21页 |
| ·主要内容 | 第21-22页 |
| 2 聚丙烯酰胺微球的制备 | 第22-26页 |
| ·引言 | 第22页 |
| ·实验部分 | 第22-23页 |
| ·试剂 | 第22页 |
| ·实验仪器 | 第22页 |
| ·聚丙烯酰胺微球的制备 | 第22页 |
| ·测试与表征 | 第22-23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23-25页 |
| ·丙烯酰胺的聚合机理 | 第23页 |
| ·引发剂和分散剂对PAM表面形貌的影响 | 第23-25页 |
| ·小结 | 第25-26页 |
| 3 模板表面聚合法制备聚丙烯酰胺球/氧化锆核壳粒子的尝试 | 第26-31页 |
| ·概述 | 第26页 |
| ·实验设计 | 第26-28页 |
| ·试剂 | 第26页 |
| ·实验仪器 | 第26页 |
| ·聚合物/氧化锆核壳粒子的制备 | 第26-27页 |
| ·聚合物/氧化锆核壳粒子的烧结 | 第27页 |
| ·测试与表征 | 第27-28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28-30页 |
| ·小结 | 第30-31页 |
| 4 模板表面聚合法制备微晶玻璃空心微球 | 第31-43页 |
| ·概述 | 第31页 |
| ·实验设计 | 第31-33页 |
| ·试剂 | 第31-32页 |
| ·实验仪器 | 第32页 |
| ·聚丙烯酰胺微球/玻璃粉包覆球和空心微晶玻璃微球的制备 | 第32-33页 |
| ·表征与分析 | 第33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33-42页 |
| ·预吸水量和浆料浓度对包覆过程的影响 | 第33-35页 |
| ·HLB值对包覆过程的影响 | 第35-38页 |
| ·粉料粒度对表面形貌的影响 | 第38页 |
| ·浆料浓度和吸水量对壳层厚度的影响 | 第38-39页 |
| ·热处理制度对形貌和物相组成的影响 | 第39-41页 |
| ·破碎空心球分析 | 第41-42页 |
| ·小结 | 第42-43页 |
| 5 结论与展望 | 第43-45页 |
| ·结论 | 第43页 |
| ·展望 | 第43-4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5-49页 |
| 致谢 | 第49-50页 |
| 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