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1页 |
一、前言 | 第11-15页 |
(一) 选题背景 | 第11页 |
(二) 研究目的 | 第11-13页 |
1、保护海洋环境,充分发挥海域功能 | 第11-12页 |
2、保障人类健康安全和生活质量 | 第12页 |
3、完善海洋管理法律法规体系 | 第12页 |
4、加强我国海洋综合管理 | 第12-13页 |
(三) 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(四) 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1、实证分析方法 | 第14-15页 |
2、价值分析方法 | 第15页 |
二、我国建立海域关闭法律制度的理论基础和必要性分析 | 第15-23页 |
(一) 海域关闭制度的理论基础 | 第15-19页 |
1、海域 | 第15-17页 |
2、海域所有权 | 第17页 |
3、海域使用权 | 第17-19页 |
(二) 基于海域环境和生态保护建立海域关闭法律制度的必要性 | 第19-23页 |
1、健康的海洋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| 第19-21页 |
2、维持海洋生态系统平衡的必然要求 | 第21-23页 |
三、国外海域关闭制度考察及借鉴 | 第23-30页 |
(一) 美国 | 第23-25页 |
1、美国海域保护立法概况 | 第23-24页 |
2、美国海域关闭有关制度和立法 | 第24-25页 |
(二) 英国 | 第25-26页 |
1、英国海域保护立法概况 | 第25-26页 |
2、英国海域关闭有关制度和立法 | 第26页 |
(三) 其它国家和地区 | 第26-28页 |
1、日本 | 第26-27页 |
2、韩国 | 第27-28页 |
(四) 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| 第28-30页 |
1、建立完善的海域环境和生态保护法律体系 | 第28-29页 |
2、完善海域管理和执法监管体制 | 第29页 |
3、加强海域环境和生态保护宣传,加强公众参与 | 第29-30页 |
四、我国建立海域关闭立法制度的可行性分析 | 第30-57页 |
(一) 海域关闭立法制度中涉及的支撑技术 | 第30-40页 |
1、海域环境质量综合评估体系 | 第30-32页 |
2、海域环境质量动态实时监测技术 | 第32-34页 |
3、重点海域环境质量变化趋势预测与评价 | 第34-36页 |
4、海域关闭和开放的评判标准 | 第36-38页 |
5、海域关闭区的效益评估 | 第38-40页 |
(二) 海域关闭立法制度中涉及的法律规范及运行问题 | 第40-46页 |
1、海域环境质量监测的实施 | 第40-43页 |
2、海域环境质量综合评估结果的发布 | 第43-45页 |
3、海域关闭及开放(恢复)的公示 | 第45-46页 |
(三) 海域关闭立法制度研究中涉及的行政执行和行政监督问题 | 第46-49页 |
1、我国海域管理现状 | 第46-47页 |
2、海域关闭制度行政执法 | 第47-49页 |
(四) 法律与政策问题 | 第49-57页 |
1、海域关闭立法研究中实体合法与合理,程序适格问题 | 第50-52页 |
2、海域关闭涉及的补偿问题 | 第52-53页 |
3、海域关闭立法与现行法律规范关系 | 第53-55页 |
4、法律问责问题 | 第55-57页 |
5、建立海域关闭示范区 | 第57页 |
五、基于海洋环境和生态保护的海域关闭制度框架的构建 | 第57-65页 |
(一) 海域关闭制度的结构框架研究 | 第58-60页 |
(二) 海域关闭制度的内容框架研究 | 第60-65页 |
1、海域关闭立法内容遵循的原则 | 第60-62页 |
2、海域关闭立法内容 | 第62-6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5-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