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生物科学论文--昆虫学论文

基于COI基因的蜻科种类分子系统学研究(蜻蜓目:差翅亚目)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10页
第一部分 前言第10-30页
 1 蜻蜒目系统学研究概况第10-14页
   ·基于形态特征的系统发育研究第10-12页
   ·基于分子数据的系统发育研究第12页
   ·共同支持的观点第12-13页
   ·蜻科昆虫简介第13-14页
 2 动物线粒体基因组和COI基因第14-15页
   ·动物线粒体基因组特征和基因序列特征第14-15页
   ·动物COI基因分子进化和系统学应用概况第15页
 3 分子系统学研究方法第15-29页
   ·形态学方法和分子方法的比较第16页
   ·分子系统学序列数据的取样第16-19页
     ·分类单元的选择(taxonsampling)第16-18页
     ·DNA序列的取样第18-19页
   ·序列比对第19-21页
     ·比对概念及一般比对原则第19-20页
     ·不同比对程序的比较第20-21页
   ·DNA序列加权第21-22页
   ·外群(outgroup)的选择第22-23页
   ·不同基因和不同建树方法在重建系统发育中的效率第23-25页
   ·评估数据系统发育信号和进化树的可靠性与置信度的检验第25-27页
     ·数据组总体系统发育信号检验第25-26页
     ·进化树分支可靠性和置信度的检验第26页
     ·似然率检验(LRT)第26-27页
   ·线粒体假基因(Numts)对分子进化和分子系统学研究的影响第27-29页
     ·Numts的存在对分子和进化研究的干扰第28-29页
     ·Numts带来的研究新方向第29页
 4 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9-30页
第二部分 实验材料与方法第30-39页
 1 实验材料和方法第30-35页
   ·实验材料第30-31页
     ·实验试剂第30页
     ·设备及耗材第30-31页
     ·标本的采集、鉴定、保存与整理第31页
   ·实验方法第31-35页
     ·提取DNA所用的试剂第31-32页
     ·总DNA提取第32-33页
     ·基因组DNA的检测方法第33页
     ·PCR扩增mtDNA目的基因片段第33-35页
 2 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第35-39页
   ·序列编辑及比对第35页
   ·序列组成分析第35页
   ·数据组信号检测第35-36页
   ·建树第36-38页
     ·简约法建树第36-37页
     ·距离法建树第37页
     ·极似然法建树第37页
     ·贝叶斯系统发育推论法(Bayesian inference of phylogeny)第37-38页
   ·四种建树方法得到的系统树的比较和总结第38-39页
第三部分 结果分析第39-63页
 1 基因组总DNA的提取、PCR扩增及序列的测定第39页
   ·基因组总DNA提取第39页
   ·引物的应用和PCR扩增结果第39页
   ·PCR产物测序第39页
 2 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第39-56页
   ·序列编辑和序列比对结果第39页
   ·数据集序列组成分析第39-42页
     ·核苷酸组成分析第39-40页
     ·密码子使用频率与氨基酸组成分析第40页
     ·碱基替换分析第40-42页
   ·数据组系统发育信号检验第42-52页
     ·p距离与R值的关系14 species第42页
     ·碱基替换饱和性分析第42-43页
     ·PAUP中数据组系统发育信号检验(gl和PTP检验)第43页
     ·遗传距离分析第43-52页
   ·系统发育重建第52-56页
     ·简约法建树第52-53页
     ·距离法建树第53-54页
     ·极大似然法建树第54页
     ·贝叶斯系统发育推论结果第54-56页
     ·以翻译得到的氨基酸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第56页
 3 分析和讨论第56-63页
   ·蜻科14种昆虫COI基因部分片段的序列组成和分子进化特征第56-57页
   ·COI基因序列数据系统发育信号评估第57-59页
   ·四种系统发育推断方法建树结果及比较第59-61页
   ·不同基因在蜻科属间系统发育关系分析有效性的讨论第61-62页
   ·外群的选择第62-63页
第四部分 结论第63-65页
参考文献第65-72页
致谢第72-73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3页

论文共7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低强度脉冲电磁场对体外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影响
下一篇:已有旧建筑物维修改造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