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8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2页 |
| ·视频会议系统 | 第8-9页 |
| ·视频会议系统概念 | 第8页 |
| ·视频会议系统组成 | 第8-9页 |
| ·视频会议系统的发展状况 | 第9-10页 |
| ·视频会议系统的历史 | 第9页 |
| ·视频会议系统的现状 | 第9-10页 |
| ·DSP处理器的发展状况 | 第10-11页 |
| ·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| 第11-12页 |
| ·研究意义 | 第11页 |
| ·研究内容 | 第11-12页 |
| 第二章 MCU功能和H.264编解码算法 | 第12-26页 |
| ·H.323概述 | 第12-13页 |
| ·MCU结构和主要功能 | 第13-15页 |
| ·MCU结构 | 第13-14页 |
| ·MCU的功能 | 第14-15页 |
| ·H.264视频编解码器工作原理及编码算法 | 第15-19页 |
| ·H.264视频编码标准的提出 | 第15-16页 |
| ·H.264的框架结构 | 第16-19页 |
| ·H.264编码技术特点 | 第19-25页 |
| ·帧内预测(Intra Prediction) | 第19-20页 |
| ·帧间预测(Inter Prediction) | 第20-24页 |
| ·整数变换 | 第24页 |
| ·熵编码 | 第24-25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25-26页 |
| 第三章 TMS320DM642DSP和开发平台 | 第26-36页 |
| ·数字视频处理中DSP的应用 | 第26-27页 |
| ·DSP视频处理技术优势 | 第26页 |
| ·DSP的选择 | 第26-27页 |
| ·TMS320C64x系列DSP概述 | 第27-28页 |
| ·TMS320DM642 DSP结构 | 第28-31页 |
| ·TMS320DM642CPU结构 | 第29-30页 |
| ·TMS320DM642存储器结构 | 第30-31页 |
| ·TDS642EVM多路实时图像处理平台功能概述 | 第31-33页 |
| ·CCS集成开发环境 | 第33-35页 |
| ·DSP/BIOS操作系统 | 第34-35页 |
| ·实时数据交换技术RTDX | 第35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5-36页 |
| 第四章 MCU多画面合成的设计和实现 | 第36-60页 |
| ·基于H.261的压缩域合成 | 第36-37页 |
| ·系统总体设计 | 第37-39页 |
| ·PCI通信模块原理和实现 | 第39-45页 |
| ·PC发起的消息通信 | 第39-40页 |
| ·DSP发起的消息通信 | 第40-42页 |
| ·主机和DSP通信实现 | 第42-45页 |
| ·基于H.264协议的像素域多画面合成 | 第45-58页 |
| ·H.264编码器模块 | 第45-50页 |
| ·H.264解码器模块 | 第50-54页 |
| ·像素域多画面合成 | 第54-58页 |
| ·多任务调度 | 第58-59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9-60页 |
| 第五章 H.264编解码器DSP的移植与优化 | 第60-70页 |
| ·TMS320DM642上H.264编解码器的软件开发 | 第60-62页 |
| ·通信接口 | 第60页 |
| ·代码DSP规范化 | 第60-62页 |
| ·冗余代码去除 | 第62页 |
| ·H.264在DSP平台的优化 | 第62-67页 |
| ·影响H.264性能的因素 | 第62页 |
| ·存储器优化 | 第62-63页 |
| ·代码优化 | 第63-67页 |
| ·实验测试 | 第67-69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9-70页 |
|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70-72页 |
| ·论文总结 | 第70页 |
| ·待改进之处与未来展望 | 第70-72页 |
| 致谢 | 第72-7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4-77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