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7页 |
引言 | 第7-8页 |
临床研究 | 第8-14页 |
一、研究对象 | 第8-10页 |
(一) 病例来源和分组 | 第8页 |
(二) 病例选择标准 | 第8-10页 |
二、治疗方法 | 第10-11页 |
(一) 随机分组 | 第10-11页 |
(二) 观察指标及方法 | 第11页 |
(三) 疗效判定标准 | 第11页 |
(四) 统计方法与数据分析 | 第11页 |
三、一般资料 | 第11-12页 |
(一) 两组患者年龄分布 | 第11-12页 |
(二) 患者病程情况比较 | 第12页 |
(三) 组痛经积分情况比较 | 第12页 |
(四) 两组治疗前病情程度比较 | 第12页 |
四、结果 | 第12-14页 |
(一)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改善比较 | 第12-13页 |
(二) 两组患者总疗效比较 | 第13页 |
(三)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总积分比较((X|ˉ)±S) | 第13页 |
(四)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| 第13-14页 |
讨论 | 第14-17页 |
一、疗效分析 | 第14页 |
二、方药分析 | 第14-16页 |
(一) 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病机分析 | 第14页 |
(二) 组方分析 | 第14-15页 |
(三) 服药时间 | 第15-16页 |
三、机理探讨 | 第16页 |
四、存在问题和今后研究思路 | 第16-17页 |
(一) 存在问题 | 第16页 |
(二) 今后研究思路 | 第16-17页 |
结语 | 第17-1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8-19页 |
综述 | 第19-3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8-32页 |
附录 | 第32-33页 |
致谢 | 第33-34页 |
详细摘要 | 第34-3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