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3页 |
ABSTRACT | 第3-7页 |
缩略词表 | 第7-8页 |
引言 | 第8-11页 |
1 动物实验 | 第11-28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11-14页 |
·实验动物 | 第11页 |
·主要药品 | 第11页 |
·主要仪器、设备及主要试剂 | 第11-14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14页 |
·模型塑造 | 第14页 |
·实验分组 | 第14页 |
·给药剂量和方法 | 第14页 |
·检测指标及方法 | 第14-21页 |
·大体形态观察 | 第14-15页 |
·前列腺病理普通光镜检查 | 第15页 |
·前列腺组织酸性磷酸酶检测 | 第15-16页 |
·大鼠前列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-α(TNF-α)、白细胞介素1-β(IL1-β)检测 | 第16-17页 |
·大鼠前列组织纤维连接蛋白(Fn)、层粘连蛋白(Ln)的提取与定量 | 第17-21页 |
·蛋白样品制备 | 第17页 |
·蛋白定量 | 第17-18页 |
·调整蛋白浓度 | 第18页 |
·SDS-PAGE电泳 | 第18-19页 |
·制胶 | 第18-19页 |
·电泳 | 第19页 |
·考马斯亮蓝染色与脱色 | 第19页 |
·半干转移 | 第19-20页 |
·免疫杂交 | 第20-21页 |
·杂交 | 第20页 |
·显影 | 第20-21页 |
·图像分析 | 第21页 |
·统计学分析 | 第21页 |
·实验结果 | 第21-28页 |
·动物死亡情况 | 第21页 |
·大鼠前列腺大体形态观察 | 第21-22页 |
·大鼠前列腺组织病理学观察 | 第22页 |
·大鼠前列腺湿重及前列腺指数观察 | 第22-23页 |
·大鼠前列腺组织酸性磷酸酶检测 | 第23-24页 |
·大鼠前列腺组织TNF-α、IL1-β检测 | 第24-25页 |
·大鼠前列腺组织Ln、Fn检测 | 第25-28页 |
2 讨论 | 第28-43页 |
·败精概念 | 第28页 |
·败精的形成原因、病证特点、证治特点 | 第28-33页 |
·形成原因 | 第28-30页 |
·血瘀气滞 | 第28-29页 |
·湿热下注 | 第29页 |
·房劳所伤 | 第29页 |
·外邪侵袭 | 第29页 |
·内伤七情 | 第29页 |
·其它因素 | 第29-30页 |
·病证特点 | 第30-32页 |
·小便异常 | 第30-31页 |
·疼痛不适 | 第31页 |
·不育、不孕、性功能障碍 | 第31-32页 |
·形成肿块 | 第32页 |
·易致肾虚 | 第32页 |
·证治特点 | 第32-33页 |
·清热利湿 | 第32页 |
·行气活血 | 第32-33页 |
·补益肝肾 | 第33页 |
·温补肾阳 | 第33页 |
·败精与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关系探讨 | 第33-35页 |
·中医对CAP的认识 | 第33-34页 |
·败精与CAP病证相关性 | 第34页 |
·败精与CAP病位相关性 | 第34页 |
·败精与CAP病机相关性 | 第34-35页 |
·败精与CAP治疗相关性 | 第35页 |
·实验模型选择 | 第35-36页 |
·阳性对照药物选择 | 第36页 |
·立法依据、方药分析 | 第36-38页 |
·实验结果分析 | 第38-43页 |
·通瘀化浊汤对大鼠前列腺湿重、前列腺指数的影响 | 第38-39页 |
·通瘀化浊汤对大鼠前列腺组织病理影响 | 第39页 |
·通瘀化浊汤对大鼠前列腺组织酸性磷酸酶(PAP)含最的影响 | 第39-40页 |
·通瘀化浊汤对大鼠前列腺组织TNF-α、IL1-β水平的影响 | 第40-41页 |
·通瘀化浊汤对大鼠前列腺组织纤维连接蛋白(Fn)和层粘连蛋白(Ln)含量的影响 | 第41-42页 |
·小结 | 第42-43页 |
结论 | 第43-44页 |
问题与展望 | 第44-45页 |
致谢 | 第45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49页 |
附图 | 第49-52页 |
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、专著及科研成果 | 第52-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