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USB 2.0的便携式数字电视码流传输设备研制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7页 |
第一章 前言 | 第7-11页 |
·课题背景 | 第7-9页 |
·数字电视的发展 | 第7-8页 |
·USB 技术的发展 | 第8-9页 |
·课题的提出 | 第9页 |
·国内外的发展情况 | 第9页 |
·主要研究内容和论文组成 | 第9-11页 |
第二章 USB 2.0 及其它接口技术 | 第11-18页 |
·USB 2.0 技术 | 第11-16页 |
·USB 系统描述 | 第11-12页 |
·USB 2.0 的速度 | 第12页 |
·USB 2.0 数据流 | 第12-14页 |
·USB 2.0 传输类型 | 第14-16页 |
·ASI 接口技术 | 第16-17页 |
·ASI 传输系统 | 第16页 |
·ASI 传输流程 | 第16-17页 |
·射频输入接口 | 第17-18页 |
第三章 系统设计及其硬件实现 | 第18-28页 |
·设备的系统设计及工作模式 | 第18-21页 |
·系统设计 | 第18-19页 |
·系统工作模式 | 第19-21页 |
·各模块硬件实现 | 第21-28页 |
·主控MCU(FX2LP) | 第21-25页 |
·CPLD | 第25-26页 |
·电源模块的设计 | 第26页 |
·其它模块的实现 | 第26-28页 |
第四章 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| 第28-48页 |
·FX2LP 固件程序的设计 | 第28-39页 |
·固件程序的架构 | 第29-30页 |
·固件程序的实现 | 第30-35页 |
·GPIF 传输 | 第35-36页 |
·GPIF 的编辑 | 第36-38页 |
·固件的下载 | 第38-39页 |
·CPLD 控制程序的设计 | 第39-40页 |
·设备驱动程序的设计 | 第40-46页 |
·WDM 驱动模型 | 第40-42页 |
·USB 驱动程序 | 第42-43页 |
·INF 文件的开发 | 第43-45页 |
·自动下载的实现 | 第45-46页 |
·应用程序的设计 | 第46-48页 |
第五章 实验及功能实现 | 第48-55页 |
·ASI 接口发送模式的实验 | 第48-51页 |
·主机与FX2LP 传输带宽的测试 | 第48-49页 |
·主机控制指令的测试 | 第49-50页 |
·系统联调与测试结果 | 第50-51页 |
·ASI 接口截取模式的实验 | 第51-52页 |
·TS 流的截取测试 | 第51-52页 |
·系统联调与测试结果 | 第52页 |
·射频截取功能的实验 | 第52-55页 |
·I~2C 接口的调试 | 第52-53页 |
·系统联调与测试结果 | 第53-55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55-57页 |
·论文总结 | 第55-56页 |
·今后工作的展望 | 第56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59页 |
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| 第59-60页 |
致谢 | 第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