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8-18页 |
·高血压病(HBP)概述 | 第8页 |
·高血压病的现状和治疗研究进展 | 第8-11页 |
·高血压病的国内流行现状 | 第8页 |
·高血压治疗新近展 | 第8-11页 |
·钙通道阻滞剂(CCB)的研究现状 | 第11-14页 |
·高血压治疗新近展 | 第11-12页 |
·二氢吡啶类药物的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·阿折地平的化学结构及一般物化性质 | 第14-15页 |
·阿折地平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| 第15-16页 |
·阿折地平的药理作用 | 第15-16页 |
·阿折地平的临床应用 | 第16页 |
·阿折地平的药物代谢动力学 | 第16-17页 |
·阿折地平的不良反应 | 第17页 |
·阿折地平的临床评价 | 第17-18页 |
第二章 实验方案 | 第18-24页 |
·2-(3-硝基苄叉)乙酰乙酸异丙酯(Ⅳ)的制备 | 第18-19页 |
·1-二苯甲基-3-吖丁啶醇(Ⅰ)的制备 | 第19-20页 |
·(1-二苯甲基-3-吖丁啶醇)氰基乙酸酯(Ⅱ)的制备 | 第20页 |
·(1-二苯甲基-3-吖丁啶醇)脒基乙酸酯乙酸盐(Ⅲ)的制备 | 第20-21页 |
·阿折地平粗品(Ⅴ)的制备 | 第21-23页 |
·Michael加成法 | 第21-22页 |
·Hanzsch合成法 | 第22-23页 |
·阿折地平的结晶 | 第23-24页 |
第三章 实验部分 | 第24-30页 |
·原料来源与规格 | 第24-25页 |
·分析方法与仪器 | 第25-26页 |
·高效液相分析仪器及条件 | 第25页 |
·液质联机分析仪器及条件 | 第25页 |
·DSC分析仪器及条件 | 第25页 |
·显微镜分析仪器及条件 | 第25页 |
·XRD分析仪器及条件 | 第25页 |
·核磁分析仪器及条件 | 第25页 |
·熔点分析仪器及条件 | 第25-26页 |
·反应方程式 | 第26-27页 |
·实验操作 | 第27-30页 |
·1-二苯甲基-3-吖丁啶醇(Ⅰ)的制备 | 第27页 |
·(1-二苯甲基-3-吖丁啶醇)氰基乙酸酯(Ⅱ)的制备 | 第27页 |
·(1-二苯甲基-3-吖丁啶醇)脒基乙酸酯乙酸盐(Ⅲ)的制备 | 第27-28页 |
·2-(3-硝基苄叉)乙酰乙酸异丙酯(Ⅳ)的制备 | 第28页 |
·通过Michael加成制备阿折地平粗品(Ⅴ) | 第28-29页 |
·通过Hantzsch合成法制备阿折地平粗品(Ⅴ) | 第29页 |
·α型阿折地平结晶 | 第29页 |
·β型阿折地平结晶 | 第29-30页 |
第四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30-56页 |
·2-(3-硝基苄叉)乙酰乙酸异丙酯(Ⅳ)的合成 | 第30-35页 |
·合成化合物(Ⅳ)的反应机理 | 第30页 |
·合成化合物(Ⅳ)的影响因素 | 第30-35页 |
·1-二苯甲基-3-吖丁啶醇(Ⅰ)的合成 | 第35-39页 |
·合成化合物(Ⅰ)的反应机理 | 第35-36页 |
·合成化合物(Ⅰ)的影响因素 | 第36-39页 |
·(1-二苯甲基-3-吖丁啶醇)氰基乙酸酯(Ⅱ)的合成 | 第39-42页 |
·合成化合物(Ⅱ)的反应机理 | 第39页 |
·合成化合物(Ⅱ)的影响因素 | 第39-42页 |
·(1-二苯甲基-3-吖丁啶醇)脒基乙酸酯乙酸盐(Ⅲ)的合成 | 第42-46页 |
·合成化合物(Ⅲ)的反应方程式 | 第42页 |
·合成化合物(Ⅲ)的影响因素 | 第42-46页 |
·采用Hantzsch合成法合成阿折地平粗品 | 第46-47页 |
·采用Michael加成法合成阿折地平粗品 | 第47-48页 |
·催化剂的影响 | 第47页 |
·溶剂的影响 | 第47-48页 |
·放大实验 | 第48页 |
·阿折地平的结晶 | 第48-56页 |
·结晶溶剂体系的选择 | 第48-50页 |
·结晶的表征 | 第50-56页 |
第五章 结论 | 第56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59页 |
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| 第59-60页 |
致谢 | 第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