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世界各国经济概况、经济史、经济地理论文--中国经济论文--地方经济论文

我国大城市郊区经济发展主要问题的原因与对策--从科学发展的视角进行分析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9页
一、绪论第9-20页
 (一) 问题的提出第9-10页
 (二) 相关文献综述第10-14页
  1. 关于郊区土地征占用第11-12页
  2. 关于招商引资第12-13页
  3. 关于郊区农业发展第13-14页
 (三) 基本概念界定第14-16页
  1. 城郊第14-15页
  2. 城郊经济第15-16页
 (四) 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6-19页
 (五) 研究思路第19-20页
二、我国大城市郊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第20-31页
 (一) 征占地问题第20-23页
  1. 征占用农地严重第20-21页
  2. 征占地补偿标准偏低第21-22页
  3. “失地农民”就业困难,社会保障缺失第22-23页
 (二) 招商引资问题第23-26页
  1. 政府充当招商引资主体成本过高第24-25页
  2. 招商引资环境有待于进一步优化第25-26页
 (三) 农业发展问题第26-31页
  1. 贡献率低第26-27页
  2. 郊区农民兼业现象普遍造成农业产出率低第27-28页
  3. 农业资源污染严重第28-29页
  4. 经济合作组织明显偏少第29页
  5. 产业结构不合理,生产经营方式粗放第29-31页
三、我国大城市郊区经济发展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1-41页
 (一) 土地征占用相关问题分析第31-35页
  1. 土地产权主体虚置与模糊导致郊区农民土地产权常遭侵犯第31页
  2. 政府垄断一级土地市场牟取级差地租导致“土地财政”第31-32页
  3. 现行土地征用补偿标准存在问题导致政府征地冲动强烈第32-33页
  4. 征地没有明确区分公益与商业用途导致公用征地实为商用第33-34页
  5. 农民组织化程度偏低导致农民缺乏维权的组织保障第34页
  6. 培训、制度、安置不到位导致失地农民面临就业和保障双重危机第34-35页
 (二) 城郊招商引资问题分析第35-37页
  1. 政府职能错位造成大城市郊区招商成本过高第35-36页
  2. 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健全导致郊区政府热衷招商第36页
  3. “主导”和“主体”概念混淆是郊区政府主导招商的根源第36-37页
  4. 政府招商引资的本质是干预市场的自发秩序第37页
  5. 重“硬”轻“软”导致郊区招商“软环境”薄弱第37页
 (三) 城郊农业问题分析第37-41页
  1. 轻农现象严重使郊区农业在夹缝中生存第37-38页
  2. 过度依靠科技和工业扩张是破坏郊区农业资源的主要原因第38-39页
  3. 意识偏差和资金缺乏造成郊区农民组织化水平低第39页
  4. 人才逆流和教育培训滞后导致郊区农业从业者素质偏低第39页
  5. 土地流转机制不完善是限制规模农业、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第39-41页
四、解决我国大城市郊区经济发展主要问题的对策建议第41-54页
 (一) 妥善处理好征占地问题第41-44页
  1. 改革创新土地产权制度,实现土地产权多元化第41页
  2. 监督规范政府行为,防止土地征用权的滥用第41-42页
  3. 以“产值倍数法”为基础,采用合理的补偿标准第42页
  4. 按征地用途实行分类补偿第42-43页
  5. 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,实现土地征用中农民与政府的直接对话第43页
  6. 妥善解决“失地农民”就业安置与社会保障问题第43-44页
 (二) 规范和完善招商引资行为第44-49页
  1. 转变招商主体第44-46页
  2. 建立健全科学的招商激励、约束机制第46-47页
  3. 着力打造招商引资环境第47-49页
 (三) 促进城郊农业可持续发展第49-54页
  1. 制止轻农现象,提倡爱农护农第49页
  2. 多措并举治理农业污染,提高郊区农业的持续发展能力第49-50页
  3. 发展新型农村合作组织,提高郊区农民组织化水平第50-51页
  4. 加大培训和引进力度,提高郊区农业从业者素质第51页
  5. 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,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第51-54页
结论第54-55页
参考文献第55-58页
后记第58-59页
研究生在校期间科研成果第59页

论文共5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景观素材的空间塑造
下一篇:红米的微量元素测定与糙米色素基因的定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