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6页 |
目录 | 第6-8页 |
第一章 导论 | 第8-17页 |
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| 第8-10页 |
一、选题背景 | 第8-9页 |
二、选题意义 | 第9-10页 |
第二节 排污权交易理论研究概述 | 第10-15页 |
一、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| 第10-13页 |
二、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 | 第13-15页 |
第三节 文章的结构和创新 | 第15-17页 |
一、文章的结构 | 第15页 |
二、文章的创新 | 第15-17页 |
第二章 水污染物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实践经验 | 第17-23页 |
第一节 国外的经验 | 第17-19页 |
一、美国的水污染物排放权交易制度 | 第17-19页 |
二、澳大利亚的水污染物排放权交易制度 | 第19页 |
第二节 国内的经验 | 第19-23页 |
一、上海的水污染物排放权交易制度 | 第20-21页 |
二、江苏南通的水污染物排放权交易制度 | 第21-23页 |
第三章 浙江省建立水污染物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动因分析 | 第23-32页 |
第一节 浙江省水污染造成损失的分析 | 第23-26页 |
一、浙江省水污染现状 | 第23-24页 |
二、浙江省水污染造成损失的估算 | 第24-26页 |
第二节 水污染的负外部性 | 第26-29页 |
一、外部性的存在是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 | 第26-27页 |
二、解决外部性的两种环境经济手段 | 第27-29页 |
第三节 浙江省排污费征管政策 | 第29-32页 |
一、排污费征管法规 | 第29-30页 |
二、污染治理模式的转变及问题 | 第30-32页 |
第四章 浙江省构建水污染物排放权交易制度的探讨 | 第32-49页 |
第一节 水污染物排放权交易体系 | 第32-42页 |
一、水污染物排放权的确定 | 第32-33页 |
二、水污染物排放权的初始分配 | 第33-35页 |
三、水污染物排放权的交易 | 第35-41页 |
四、水污染物排放状况的监督 | 第41页 |
五、水污染物排放权的宏观调控 | 第41-42页 |
第二节 浙江省创建水污染物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几个问题探讨 | 第42-45页 |
一、水污染物排放数据质量问题 | 第42-43页 |
二、交易市场的空间范围问题 | 第43-44页 |
三、许可市场中的交易成本问题 | 第44-45页 |
第三节 浙江省构建水污染物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对策建议 | 第45-49页 |
一、寻求跨区域水污染排放权交易合作 | 第45-46页 |
二、分阶段制定总量控制目标 | 第46-47页 |
三、实现水污染物排放权有偿分配 | 第47页 |
四、促进点源与非点源之间的交易 | 第47-48页 |
五、发挥监督调控的功能 | 第48-49页 |
第五章 浙江水污染物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实践探讨:嘉兴秀洲个案 | 第49-56页 |
第一节 建立水污染物排放权初始有偿分配制度的探索 | 第49-50页 |
第二节 制度探索创新的重要意义 | 第50页 |
第三节 存在的问题分析 | 第50-53页 |
一、水域分段管理模式的影响 | 第50-52页 |
二、总量控制中政府的干预 | 第52-53页 |
第四节 嘉兴市防治水污染的相关措施 | 第53-56页 |
一、跨区域水污染防治合作机制的构建 | 第53-55页 |
二、秀洲区防治水污染的实践 | 第55-56页 |
第六章 研究结论 | 第56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60页 |
附录 | 第60-64页 |
后记 | 第64-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