核桃种间同源性与种内多态性的微卫星标记研究
摘 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1 前言 | 第8-21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9页 |
·微卫星标记同源性 | 第9页 |
·核桃微卫星标记种间多态性 | 第9页 |
·核桃属植物研究进展 | 第9-11页 |
·核桃遗传关系研究 | 第9-10页 |
·黑核桃遗传关系研究 | 第10页 |
·核桃起源研究 | 第10-11页 |
·麻核桃起源研究 | 第11页 |
·铁核桃分类地位研究 | 第11页 |
·山核桃微卫星标记研究 | 第11页 |
·分子标记在核桃属的应用 | 第11页 |
·遗传多样性标记手段 | 第11-21页 |
·形态标记 | 第12页 |
·同工酶标记 | 第12页 |
·DNA 分子标记 | 第12-13页 |
·不同类型的分子标记 | 第13-21页 |
·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| 第13-14页 |
·随机扩增DNA 多态性标记 | 第14页 |
·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标记 | 第14-15页 |
·简单重复序列间多态标记 | 第15页 |
·微卫星标记 | 第15-21页 |
2 微卫星反应体系的建立和优化 | 第21-31页 |
·材料 | 第21-25页 |
·样品材料处理 | 第21页 |
·主要的试剂和药品 | 第21-22页 |
·实验选材及来源 | 第22-25页 |
·方法 | 第25-31页 |
·DNA 提取与检测 | 第25-26页 |
·引物合成 | 第26-28页 |
·扩增反应体系建立 | 第28页 |
·聚丙烯酰胺凝胶 | 第28-29页 |
·电泳 | 第29页 |
·微卫星银染程序 | 第29页 |
·数据计录与分析 | 第29-30页 |
·数据处理 | 第30-31页 |
3 结果与分析 | 第31-43页 |
·微卫星属间扩增有效性 | 第31页 |
·微卫星属内同源性 | 第31-37页 |
·微卫星属内扩增有效性 | 第31-35页 |
·测序结果分析 | 第35-37页 |
·聚类分析 | 第37-39页 |
·扩增位点多态性 | 第39页 |
·核桃起源分析 | 第39-40页 |
·麻核桃起源分析 | 第40-41页 |
·铁核桃分类地位分析 | 第41-43页 |
4 讨论 | 第43-46页 |
·微卫星属间扩增 | 第43页 |
·微卫星标记的同源性 | 第43-44页 |
·核桃属种间亲缘分析 | 第44-46页 |
·核桃起源 | 第44页 |
·麻核桃起源 | 第44-45页 |
·铁核桃分类地位 | 第45-46页 |
5 结论 | 第46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51页 |
个人简介 | 第51-52页 |
导师简介 | 第52-54页 |
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| 第54-55页 |
致谢 | 第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