绪论 | 第1-8页 |
第一部分 信用卡诈骗罪概述 | 第8-21页 |
一、信用卡的含义 | 第8-10页 |
(一) 信用卡在金融领域内的历史演进过程 | 第8页 |
(二) 刑法领域内对信用卡含义的争论 | 第8-10页 |
二、信用卡诈骗罪的概念评说 | 第10-12页 |
三、信用卡诈骗形式的新发展 | 第12-17页 |
(一) 信用卡诈骗手段呈智能化专业化发展趋势 | 第13页 |
(二) 伪造信用卡的犯罪活动急剧增加,犯罪手法日益高明 | 第13-14页 |
(三) 计算机技术助封为虐 | 第14-15页 |
(四) 跨境团伙犯罪案件增多,内外勾结现象严重 | 第15-16页 |
(五) 利用手机短信进行诈骗 | 第16-17页 |
四、信用卡诈骗罪的防范 | 第17-21页 |
(一) 信用卡诈骗的一般防范措施 | 第17-18页 |
(二) 信用卡诈骗的特殊防范措施 | 第18-21页 |
第二部分 信用卡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| 第21-34页 |
一、信用卡诈骗罪的主体要件 | 第21页 |
二、信用卡诈骗罪的客体要件 | 第21-22页 |
三、信用卡诈骗罪的客观要件 | 第22-33页 |
(一) 使用伪造的信用卡 | 第22-25页 |
(二) 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 | 第25-28页 |
(三) 使用作废的信用卡 | 第28-29页 |
(四) 冒用他人信用卡 | 第29-30页 |
(五) 恶意透支 | 第30-33页 |
四、信用卡诈骗罪的主观要件 | 第33-34页 |
第三部分 信用卡诈骗罪司法认定中的几个问题 | 第34-45页 |
一、单位是否能成为信用卡诈骗罪的主体 | 第34-35页 |
二、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行为定性 | 第35-39页 |
三、拾得信用卡并使用的行为定性 | 第39-42页 |
四、“催收不还”规定之合理性探讨 | 第42-45页 |
结论 | 第45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