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农作物论文--禾谷类作物论文--麦论文

我国西北地区赖草的遗传多样性及赖草属8个物种基因组来源的分子进化分析

摘要第1-8页
Abstract第8-15页
第一章 文献综述——赖草属植物研究进展第15-26页
   ·赖草属的分类历史第15-16页
   ·赖草属物种基因组组成的研究第16-18页
   ·赖草属植物的细胞学研究第18-19页
   ·赖草属物种遗传图谱的绘制第19-20页
   ·基因组特异分子标记及重复序列对赖草属物种基因组的识别第20-21页
   ·赖草属物种系统演化的研究第21-23页
   ·赖草属物种遗传多样性的研究第23-24页
   ·赖草属物种的优良特性及利用第24-26页
第二章 研究内容、意义与实验设计第26-28页
   ·研究内容第26页
     ·我国青海地区赖草的穗部形态学与结实率鉴定与评价第26页
     ·我国西北地区赖草的遗传多样性研究第26页
     ·赖草属8个物种的遗传多样性研究第26页
   ·实验材料第26页
   ·研究意义第26-27页
   ·总体设计第27-28页
第三章 分布于青海省的赖草(Leymus secalinus Hochst.)穗部形态学特征与自然结实性评价第28-39页
   ·材料和方法第28-31页
     ·材料第28页
     ·方法第28-31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31-33页
     ·赖草在青海的分布特点第31-32页
     ·穗部植物学性状表现第32页
     ·穗部性状聚类分析第32-33页
     ·自然结实率第33页
   ·讨论第33-39页
     ·影响赖草资源在青海省分布的因素第33页
     ·青海产赖草材料穗部形态学表现与地理分布的关系第33-38页
     ·赖草结实率问题第38页
     ·青海产赖草资源的保护建议第38-39页
第四章 我国西北地区28个赖草居群的遗传多样性研究第39-66页
   ·材料和方法第39-45页
     ·研究材料第39页
     ·实验方法第39-44页
     ·数据处理与分析第44-45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45-60页
     ·引物筛选情况第45页
     ·28个赖草居群总体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第45-47页
     ·居群内及地区内、地区间的遗传多样性第47-48页
     ·居群或地区特异的等位变异第48页
     ·赖草居群间的遗传分化与地理距离的关系第48-57页
     ·赖草居群的遗传多样性与结实率的关系第57页
     ·不同赖草居群的聚类分析第57-60页
   ·讨论第60-66页
     ·小麦族其它物种SSR引物在赖草基因组中的可转移性第60-61页
     ·赖草的遗传多样性第61-62页
     ·赖草居群的遗传分化第62-64页
     ·赖草居群的结实率与遗传多样性的关系第64-65页
     ·保护赖草资源的建议第65-66页
第五章 赖草属8个物种基因组来源的分子进化分析第66-104页
   ·材料和方法第66-69页
     ·研究材料第66页
     ·实验方法第66-69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69-99页
     ·rpoA基因序列的比对与进化分析第69-71页
     ·rbcL基因序列的比对与进化分析第71-78页
     ·DMC1基因序列的比对与进化分析第78-91页
     ·waxy基因序列的比对与进化分析第91-99页
   ·讨论与结论第99-104页
     ·赖草属物种基因组组成及来源第99-101页
     ·研究赖草属物种基因组组成中存在问题的思考第101-103页
     ·本章结论第103-104页
第六章 结论第104-106页
   ·需要加大对赖草资源的保护力度第104页
   ·赖草的自然结实率与赖草居群的大小及遗传多样性成正相关关系第104页
   ·赖草资源的保护策略第104-105页
   ·赖草属物种具有多重起源第105-106页
参考文献第106-116页
附录第116-117页
致谢第117-118页
作者简介第118页

论文共11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吐鲁番洋海墓地植物遗存与古洋海人及环境之间的关系
下一篇:嗜铬细胞瘤SDH基因及缺氧相关因子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