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法学各部门论文--民法论文

商誉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

前言第1-13页
第一部分 商誉权概论第13-28页
 一、商誉的概念和特征第13-16页
  (一) 商誉含义的一般考察第13-15页
  (二) 商誉的法律特征第15-16页
 二、商誉的载体第16-20页
  (一) 商誉与商号、商业形象第17页
  (二) 商誉与商标第17-18页
  (三) 商誉与企业第18-19页
  (四) 商誉与企业地址、建筑物第19-20页
 三、商誉与相近概念的区别第20-22页
  (一) 商誉与名誉的比较考察第20-21页
  (二) 商誉与信用的比较考察第21-22页
 四、商誉权的法律属性第22-27页
  (一) 既有学说分析第22-25页
  (二) 商誉权属于商事主体人格权第25-27页
 五、商誉权的内容第27-28页
  (一) 商誉保有权第27页
  (二) 商誉维护权第27页
  (三) 商誉利益支配权第27-28页
第二部分 商誉权保护的比较观察第28-35页
 一、商誉权法律保护方式的比较第28-32页
  (一) 英美法系主要国家关于商誉权保护的方式第28-29页
  (二) 大陆法系主要国家关于商誉权保护的方式第29-31页
  (三) 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对商誉权保护的方式第31页
  (四) 我国相关立法第31-32页
 二、规制侵害商誉权行为的比较第32-35页
  (一) 英美法系主要国家关于侵害商誉权行为的规制第32-33页
  (二) 大陆法系主要国家关于侵害商誉权行为的规制第33页
  (三) 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关于侵害商誉权行为的规制第33-34页
  (四) 我国相关立法第34-35页
第三部分 侵害商誉权的行为认定及法律救济第35-50页
 一、侵害商誉权的构成要件分析第35-44页
  (一) 商誉侵权主体分析第35-37页
  (二) 商誉侵权违法行为分析第37-40页
  (三) 商誉损害事实分析第40-42页
  (四) 行为人主观过错分析第42-44页
  (五) 侵害商誉的违法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分析第44页
 二、对于商誉侵权的抗辩事由第44-46页
  (一) 公正评论第44-45页
  (二) 豁免权第45页
  (三) 自由陈述空间第45页
  (四) 及时更正和道歉第45-46页
 三、商誉权损害的法律救济第46-50页
  (一) 民事救济第46-47页
  (二) 行政救济第47-49页
  (三) 刑事救济第49-50页
第四部分 我国商誉权保护模式的立法构建第50-58页
 一、商誉权应成为一项独立的民事权利第50-52页
  (一) 商誉权产生的理论依据第50页
  (二) 商誉权产生的现实依据第50-52页
 二、调整我国商誉权法律保护方式第52页
 三、整合商誉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第52-54页
  (一) 民事责任第53页
  (二) 行政责任第53-54页
  (三) 刑事责任第54页
 四、拓宽商誉权的法律保护范围第54-58页
  (一) 侵权主体第54-55页
  (二) 不当陈述第55页
  (三) 仿冒行为第55-56页
  (四) 商誉淡化行为第56-58页
结束语第58-59页
参考文献第59-62页

论文共6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脂溢性角化病、基底细胞癌及鳞状细胞癌中Ⅰ型和Ⅱ型TGFβ受体、Smad7、Smurf1和2的表达
下一篇:大跨度上承式拱桥减震控制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