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高汽车轮毂用铝合金的冲击韧性
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英文摘要 | 第5-10页 |
1. 绪论 | 第10-22页 |
·引言 | 第10页 |
·铝合金轮毂的发展历史 | 第10-11页 |
·铝合金轮毂的市场需求及生产情况 | 第11-15页 |
·铝合金的特点及其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 | 第15-17页 |
·轮毂 | 第15-16页 |
·热交换器 | 第16页 |
·发动机 | 第16-17页 |
·铝合金轮毂的技术要求 | 第17-18页 |
·铝合金轮毂的优点与分类 | 第18-20页 |
·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| 第20-22页 |
2 铝和铝合金 | 第22-30页 |
·铝硅合金 | 第22-25页 |
·Al-Si二元相图 | 第22页 |
·含硅量对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| 第22-24页 |
·镁对铝-硅合金的影响 | 第24-25页 |
·铝镁合金 | 第25-26页 |
·铝硅镁合金 | 第26-28页 |
·铝硅镁合金的相图 | 第26-28页 |
·铝硅镁合金的组织、性能 | 第28页 |
·镁的烧损 | 第28-30页 |
·除气精炼对镁的损耗 | 第29页 |
·变质处理对镁烧损的影响 | 第29页 |
·保温存放时间 | 第29-30页 |
3 铝合金的变质与精炼 | 第30-45页 |
·A356(USA牌号)铝合金的成分、性能 | 第30页 |
·成分 | 第30页 |
·性能 | 第30页 |
·铝合金的变质处理 | 第30-36页 |
·钠变质 | 第31-32页 |
·锶变质 | 第32-34页 |
·稀土变质 | 第34-35页 |
·锶和稀土复合变质 | 第35-36页 |
·晶粒细化 | 第36-37页 |
·铝合金的净化与精炼 | 第37-45页 |
·铝液净化的原则 | 第38页 |
·铝液净化的方法 | 第38-39页 |
·去氢 | 第39-41页 |
·惰性气体精炼法 | 第41-42页 |
·熔剂精炼法 | 第42-45页 |
4 铝合金的熔炼实验 | 第45-53页 |
·实验设备 | 第45-47页 |
·熔炼设备 | 第45-46页 |
·其它用具 | 第46-47页 |
·原料 | 第47-48页 |
·主要原料 | 第47页 |
·熔剂 | 第47-48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48-49页 |
·熔炼时间 | 第48页 |
·熔炼温度的确定 | 第48-49页 |
·配料计算 | 第49-51页 |
·探索试验阶段 | 第49-50页 |
·稳定试验阶段 | 第50-51页 |
·合金的熔炼过程 | 第51-53页 |
·工艺过程 | 第51页 |
·熔炼时的注意事项 | 第51-53页 |
5 铝合金试样的性能测试 | 第53-62页 |
·冲击试验 | 第53-55页 |
·试样的制备 | 第53-54页 |
·稳定性阶段试验结果 | 第54页 |
·压入法添加稀土的试验结果 | 第54-55页 |
·拉伸试验 | 第55-57页 |
·探索性阶段试验结果 | 第55-56页 |
·稳定性阶段试验结果 | 第56-57页 |
·压入法添加稀土的试验结果 | 第57页 |
·金相实验 | 第57-60页 |
·金相图的制作 | 第57-58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58-60页 |
·小结 | 第60-62页 |
·探索试验总结 | 第60-61页 |
·稳定试验总结 | 第61页 |
·压入法添加稀土 | 第61-62页 |
6 结论 | 第62-63页 |
致谢 | 第63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67页 |
附录 | 第67-68页 |
独创性声明 | 第68页 |
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| 第68-69页 |
用稿通知 | 第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