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8页 |
| Abstract | 第8-10页 |
| 第一章 前言 | 第10-26页 |
| ·配位化学研究进展 | 第10-12页 |
| ·金属配合物发光 | 第12-17页 |
| ·金属配合物发光的基本原理 | 第13-17页 |
| ·金属配合物发光的分子设计 | 第17页 |
| ·Schiff碱及其配合物的研究历史简介 | 第17-19页 |
| ·硫氰酸根配位模式 | 第19-21页 |
| ·终端配位模式 | 第19-21页 |
| ·桥联配位模式 | 第21页 |
| ·本论文的目的、意义以及思路 | 第21-2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23-26页 |
| 第二章 双Schiff碱Cu(Ⅰ)配合物的合成、结构及其光谱性质研究 | 第26-62页 |
| ·引言 | 第26-27页 |
| ·实验 | 第27-37页 |
| ·实验试剂 | 第27页 |
| ·实验仪器 | 第27-28页 |
| ·制备 | 第28-32页 |
| 1 初始配合物的合成 | 第28页 |
| 2 配体的合成 | 第28-30页 |
| 3 配合物的合成 | 第30-32页 |
| ·配合物的表征 | 第32-37页 |
| 1 元素分析 | 第32页 |
| 2 晶体结构表征 | 第32-36页 |
| 3 红外光谱测定 | 第36页 |
| 4 紫外-可见吸收光谱测定 | 第36-37页 |
| 5 发光性能测定 | 第37页 |
| 6 荧光发射光谱 | 第37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37-57页 |
| ·配合物的晶体结构 | 第37-45页 |
| 1 配合物{[Cu_2(L1)(PPh_3)_2I_2]·2CH_2Cl_2}_n(1)的晶体结构 | 第37-39页 |
| 2 配合物{[Cu(L2)(PPh_3)_2]BF_4}_n(2)的晶体结构 | 第39-41页 |
| 3 配合物[Cu_2(L3)(PPh_3)_4I_2]·2CH_2Cl_2(3)的晶体结构 | 第41-42页 |
| 4 配合物[Cu_2(L4)(PPh_3)_4I_2](4)的晶体结构 | 第42-43页 |
| 5 配合物[Cu_2(L5)(PPh_3)_2I_2](5)的晶体结构 | 第43-44页 |
| 6 配合物[Cu_2(L6)(PPh_3)_2I_2](6)的晶体结构 | 第44-45页 |
| ·配合物的光谱性质表征 | 第45-57页 |
| 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征 | 第45-52页 |
| 2 荧光光谱表征 | 第52-57页 |
| ·小结 | 第57-5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9-62页 |
| 第三章 CuSCN-杂氮配体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与结构 | 第62-81页 |
| ·引言 | 第62页 |
| ·实验 | 第62-70页 |
| ·实验试剂 | 第62-63页 |
| ·实验仪器 | 第63页 |
| ·制备 | 第63-65页 |
| 1 配体的合成 | 第63页 |
| 2 配合物的合成 | 第63-65页 |
| ·配合物的表征 | 第65-70页 |
| 1 元素分析 | 第65页 |
| 2 晶体结构表征 | 第65-70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70-79页 |
| ·配合物的晶体结构 | 第71-79页 |
| 1 配合物[Cu_2(C_3N_6H_6)(SCN)_2]_n(7)的晶体结构 | 第71-73页 |
| 2 配合物{[Cu_2(L3)(SCN)_2]·0.5CH_3CN}_n(8)的晶体结构 | 第73-76页 |
| 3 配合物[Cu_2(L5)(SCN)_2]_n(9)的晶体结构 | 第76-77页 |
| 4 配合物{[Cu_4(SCN)_6][Cu(C_2N_2H_8)_2]·H_2O}_n(10)的晶体结构 | 第77-79页 |
| ·小结 | 第79-8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81-83页 |
| 发表论文目录 | 第83-84页 |
| 致谢 | 第8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