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哲学、宗教论文--伦理学(道德哲学)论文--伦理学理论与方法论论文--伦理学与其他科学的关系论文--道德与政治、道德与法制论文

伦理道德力研究

中文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10页
引言第10-12页
一、伦理道德力的概念第12-19页
 (一) 伦理道德力是主体活动的一种能力第12-14页
  1、伦理道德力自身第13页
  2、伦理道德力“内得”第13-14页
  3、伦理道德力“外施”第14页
 (二) 伦理道德力是潜在的生产力第14-16页
  1、道德力不是直接的、现成的生产力第15页
  2、道德力是间接的、潜在的生产力第15-16页
 (三) 伦理道德力是综合国力因子第16-18页
  1、降低交易中的道德成本和道德风险第17页
  2、道德力是社会平衡力和经济内驱力第17-18页
 (四) 伦理道德力的成立依据第18-19页
  1、哲学依据第18页
  2、现实依据第18-19页
二、利益——伦理道德力的作用点第19-27页
 (一) 溯本求源:中国传统义与利第20-22页
  1、儒家重义轻利第20页
  2、墨家义利并重第20-21页
  3、法家重利轻义第21页
  4、道家义利皆空第21-22页
 (二) 繁花似锦:利益范畴众纷纭第22-24页
  1、利益范畴第22-23页
  2、利益形式第23页
  3、经济利益第23-24页
 (三) 柳暗花明:利益理论新境界第24-27页
  1、市场经济与利益第24-25页
  2、经济效益与利益第25-26页
  3、利益理论新境界第26-27页
三、道德行为——伦理道德力大小第27-35页
 (一) 道德行为是伦理道德力的重要标志第28-29页
  1、道德认知能力第28页
  2、道德情感能力第28-29页
  3、道德意志能力第29页
  4、道德行为能力第29页
 (二) 人的道德行为与人性第29-34页
  1、人性善恶之维第30-31页
  2、善恶的辩证观第31-33页
  3、人性利益共生第33-34页
 (三) 正确对待市场经济与道德滑坡第34-35页
  1、态度:直面问题第34页
  2、策略:分析问题第34-35页
  3、实践:辩证分析第35页
四、制度——伦理道德力的方向第35-41页
 (一) 制度的词义考察第35-38页
  1、制度与利益的关系第36-37页
  2、社会制度体系第37页
  3、制度与其他范畴关系第37-38页
 (二) 制度如何决定道德力方向第38-41页
  1、根本原因——基本制度第38-39页
  2、现实基础——制度体制第39-40页
  3、重要原因——制度安排第40-41页
五、伦理道德力的培养途径:制度伦理化和伦理制度化第41-49页
 (一) 制度伦理化与伦理道德力第41-46页
  1、缺陷和不利因素第42-43页
  2、制度伦理化的原则和构想第43-46页
 (二) 道德力培养途径第46-49页
  1、重视道德教育第46-47页
  2、构建体系第47-48页
  3、营造氛围第48页
  4、以人为本第48页
  5、能力本位第48-49页
结束语第49页
注释第49-53页
参考文献第53-57页
后记第57-58页

论文共5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贵州省行政环境中的非正规制度因素分析
下一篇:大气长期平均浓度模式在沿海地区中的应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