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7页 |
1 绪论 | 第7-15页 |
·引言 | 第7-8页 |
·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的发展及面临的问题 | 第8-12页 |
·电控共轨系统发展史 | 第8页 |
·国外电控共轨系统发展现状 | 第8-12页 |
·国内电控共轨系统发展现状 | 第12页 |
·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模拟计算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·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2 高压共轨系统的组成及原理 | 第15-20页 |
·概述 | 第15页 |
·高压泵总成 | 第15-16页 |
·高压共轨总成 | 第16-18页 |
·限流器 | 第17页 |
·限压阀 | 第17-18页 |
·共轨压力传感器 | 第18页 |
·电控喷油器总成 | 第18-1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9-20页 |
3 共轨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、边界条件的限定 | 第20-29页 |
·计算模型描述 | 第20页 |
·主要部件数学模型 | 第20-22页 |
·供油泵数学模型 | 第20-21页 |
·共轨管数学模型 | 第21页 |
·喷油器数学模型 | 第21-22页 |
·流体运动控制方程 | 第22-24页 |
·边界条件 | 第24页 |
·进出口边界条件 | 第24页 |
·壁面边界条件 | 第24页 |
·控制方程的离散 | 第24-26页 |
·瞬变项的离散 | 第25页 |
·源项的离散 | 第25页 |
·总通最项的离散 | 第25-26页 |
·控制方程的求解 | 第26-2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8-29页 |
4 共轨喷射系统模型的建立及仿真 | 第29-57页 |
·HYDSIM软件 | 第29-30页 |
·计算模型的建立 | 第30-32页 |
·油管单元的类型选择 | 第30-31页 |
·其他模块的确定 | 第31-32页 |
·模型的建立 | 第32-35页 |
·高压泵模型的建立 | 第32-33页 |
·共轨模型的建立 | 第33-34页 |
·喷油器模型的建立 | 第34-35页 |
·共轨系统模型 | 第35页 |
·影响共轨内压力波动产生的因素 | 第35-36页 |
·共轨管内压力稳定性的研究方法 | 第36-57页 |
·供油压力变化时共轨管内的压力变化情况 | 第36-39页 |
·高压油泵柱塞直径变化时共轨管内压力的变化 | 第39-41页 |
·共轨管容积、内径及长度的变化对共轨管内压力波动的影响 | 第41-49页 |
·共轨管进油口位置的不同对共轨管内压力波动的影响 | 第49-52页 |
·不同转速对共轨压力的影响 | 第52-53页 |
·不同喷油脉宽对共轨压力的影响 | 第53-55页 |
·模拟结果研究 | 第55-5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
结论 | 第57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0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0-61页 |
致谢 | 第61-62页 |
独创性声明 | 第62页 |
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