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社会科学总论论文--社会学论文--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论文

非常规行动与社会变迁--社会互构视角下经典行动理论的反思与重建

内文提要第1-8页
Abstract第8-14页
序言第14-21页
第一章 行动概念的典范(一):规范性行动与失范性行动第21-57页
 第一节 涂尔干的规范性行动与失范性行动第21-37页
  (一) 规范性行动的生成逻辑第21-25页
  (二) 失范性行动的生成逻辑第25-28页
  (三) 涂尔干对失范性行动意义的阉割第28-33页
  (四) 小结与反思第33-37页
 第二节 默顿对涂尔干行动论题的发展第37-50页
  (一) 社会失范的两种表现:社会的功能性失调与行动反应第37-43页
  (二) 情境界定:社会失范理论的进一步完善第43-46页
  (三) 默顿的方案:从控制入手第46-50页
 第三节 规范性行动与失范性行动概念的检讨第50-57页
  (一) 个人与社会第50-53页
  (二) 秩序与变迁第53-57页
第二章 行动概念的典范(二):合理性行动与非理性行动第57-102页
 第一节 韦伯的社会行动概念与社会构成及理性化命题第57-73页
  (一) 合理性行动与非理性行动第57-59页
  (二) 韦伯的社会构成命题第59-61页
  (三) 现代资本主义的理性化过程第61-66页
  (四) 合理性与非理性概念和理论的悖论第66-73页
 第二节 哈贝马斯对韦伯合理性行动理论的改造第73-102页
  (一) 生活世界及其现代遭遇第74-81页
  (二) 哈贝马斯的概念工具与理论清算第81-88页
  (三) 交往(合理性)行动概念的拓展和延伸第88-95页
  (四) 交往行动理论的检讨与反思第95-102页
第三章 行动概念的典范(三):常规、惯例或例行化第102-138页
 第一节 吉登斯的概念工具:常规行动及其可能性第102-116页
  (一) 实践范式:一种考察社会行动实践状态的社会学范式第102-105页
  (二) 实践意识:不可言说的反思性监控能力第105-108页
  (三) 结构的二重性:常规行动的后果反馈为常规行动的条件第108-112页
  (四) 对身体的定位:区域化和制度的长时段对常规行动的组织第112-116页
 第二节 吉登斯的基本命题:社会整合与社会变迁第116-128页
  (一) 社会的构成与整合第116-120页
  (二) 社会进化与变迁第120-128页
 第三节 吉登斯的贡献与缺陷第128-138页
  (一) 吉登斯的两大理论贡献第129-133页
  (二) 吉登斯理论的缺陷第133-138页
第四章 非常规行动:一个概念框架的提出和构建第138-173页
 第一节 非常规行动的提出第138-152页
  (一) 理论视角:从结构化理论到社会互构论第138-141页
  (二) 问题来源:社会互构中如何发生变迁第141-144页
  (三) 概念界定:吉登斯的理论所激发的想像第144-148页
  (四) 非常规行动与常规行动第148-152页
 第二节 考察非常规行动的两个维度第152-164页
  (一) 规范性考察:非常规行动与失范性行动第152-158页
  (二) 合理性考察:非常规行动与非理性行动第158-164页
 第三节 非常规行动的社会形态第164-173页
  (一) 非例行化、不确定性和反区域化第164-168页
  (二) 非普遍性、隐蔽性和非组织化第168-173页
第五章 非常规行动视角下的社会变迁第173-213页
 第一节 非常规行动的普遍化与常规化第173-189页
  (一) “非常规行动的普遍化和常规化”与集体行动的区别第173-176页
  (二) 非常规行动普遍化和常规化的条件第176-182页
  (三) 非常规行动普遍化和常规化的过程第182-189页
 第二节 非常规行动的普遍化、常规化与社会变迁第189-201页
  (一) 理论的缺憾:行动的缺失与误识第190-197页
  (二) 社会变迁的再认识之一:新规则的生成及其对旧规则的接替和促变第197-201页
 第三节 社会变迁的节奏和时间特征第201-213页
  (一) 理论的杂调:渐进、循环、长时段和断裂第202-206页
  (二) 社会变迁的再认识之二:加速度的接替和缓慢的促变第206-213页
参考文献第213-217页

论文共21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湖北麦冬化学成分及饮片质量标准的研究
下一篇:基于GPRS的水源井远程监控系统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