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机的应用论文--信息处理(信息加工)论文--计算机仿真论文

C~4ISR系统信息优势的度量及其对作战影响研究

目录第1-7页
图索引第7-9页
表索引第9-10页
摘要第10-11页
ABSTRACT第11-12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2-18页
   ·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·C~4ISR系统、信息和信息优势第13-15页
     ·C~4ISR系统的定义和组成第13页
     ·信息的定义和特征第13-14页
     ·信息优势的定义和本质第14-15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第15-16页
   ·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第16页
   ·论文的组织结构第16-18页
第二章 C~4ISR系统信息转换研究第18-23页
   ·C~44ISR系统的工作流程第18-19页
   ·C~4ISR系统信息优势价值链的形成第19-20页
   ·C~4ISR系统信息质量转换指标第20-21页
     ·信息质量评估依据第20-21页
     ·信息质量转换指标第21页
   ·信息在C~4ISR系统中的转换第21-22页
     ·信息域的信息转换第21-22页
     ·认知域的信息转换第22页
   ·本章小节第22-23页
第三章 C~4ISR系统信息优势度量模型第23-39页
   ·物理域第23页
     ·物理域的定义第23页
     ·战场事实量化第23页
   ·信息域第23-33页
     ·传感器子域研究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·传感器探测性能模型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·传感器网络性能研究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·传感器子域信息质量转换度量指标第26-27页
     ·融合子域研究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·数据融合原理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·数据融合过程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·融合子域信息质量转换指标第29页
     ·通信网络子域研究第29-33页
       ·网络可靠性研究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·网络子域信息质量转换指标第33页
   ·认知域第33-37页
     ·个体态势感知子域研究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·逻辑回归模型的引入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·个体态势感知建模第35页
     ·共享态势感知子域研究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·团队协作建模第36页
       ·个体态势感知修正模型第36页
       ·共享态势感知建模第36-37页
   ·信息优势度量模型第37页
   ·和几种信息优势模型的比较第37-38页
   ·本章小节第38-39页
第四章 基于博弈的信息优势对作战影响研究第39-45页
   ·博弈概述第39-40页
     ·博弈历史第39页
     ·博弈的基本要素第39-40页
   ·红蓝对抗的矩阵博弈模型研究第40-42页
     ·矩阵博弈的定义和假设第40-41页
     ·红蓝对抗的矩阵博弈模型第41-42页
   ·矩阵博弈中信息优势的定量描述第42-44页
   ·信息优势对博弈结果的影响第44页
   ·本章小节第44-45页
第五章 信息优势度量研究软件设计、实现及应用第45-74页
   ·信息优势度量研究软件的设计和实现第45-50页
     ·信息优势度量研究软件的设计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·软件功能设计第45页
       ·VC和MATLAB混合编程设计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·博弈实验统计量设计第46页
     ·信息优势度量研究软件的实现第46-50页
       ·软件编译环境设置第46页
       ·用户界面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·Matlab引擎调用过程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·Matlab引擎的C++类封装第49页
       ·随机博弈矩阵的生成第49-50页
   ·信息域分析第50-54页
     ·传感器子域分析第50-51页
     ·融合子域分析第51-52页
     ·通信网络分析第52页
     ·信息完整性分析第52-54页
   ·认知域分析第54-56页
     ·信息完整性和代理对个体态势感知影响第54页
     ·协作对个体态势感知的影响第54-55页
     ·共享态势感知分析第55-56页
   ·信息优势和制信息权分析第56-57页
   ·博弈实验和数据分析第57-72页
     ·实验一:红蓝双方均具有正确信息第57-58页
     ·实验二:红方信息质量降低第58-66页
       ·3×3 的情形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·3×5 的情形第60页
       ·3×10 的情形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·5×3 的情形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·5×5 的情形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·5×10 的情形第63页
       ·10×3 的情形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·10×5 的情形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·10×10 的情形第65-66页
     ·实验三:蓝方拥有红方出招的正确情报第66-67页
     ·实验四:蓝方作战能力的改变第67-70页
       ·3×3 的情形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·3×5 的情形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·5×3 的情形第69-70页
     ·实验五:蓝方具有全谱优势第70-71页
     ·信息优势对博弈结果影响的曲线拟合第71-72页
   ·本章小节第72-74页
第六章 总结与展望第74-76页
   ·课题总结第74页
   ·遗留问题第74-75页
   ·展望第75-76页
致谢第76-77页
参考文献第77-78页

论文共7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不对称规制下厂商技术创新的策略选择及其社会福利分析
下一篇:九个骨候选基因与骨质疏松相关表型的复杂关系检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