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10-13页 |
·选题的缘起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范围 | 第11页 |
·研究的思路与基本观点 | 第11-13页 |
第二章 宏观调控控制与协调性法律程序的契 | 第13-27页 |
·作为研究起点的宏观调控合法性与协调性法律程序 | 第13-18页 |
·宏观调控合法性新认识 | 第13-15页 |
·协调性法律程序的提出 | 第15-18页 |
·实体法控制不足下的控权需求与法律程序控制 | 第18-22页 |
·宏观调控的政府权力行为本质 | 第18-20页 |
·宏观调控合法性保障与法律程序对宏观调控的控制 | 第20-22页 |
·协调主义本质与法律程序控制 | 第22-27页 |
·宏观调控的协调主义本质 | 第22-24页 |
·协调性法律程序的选择 | 第24-27页 |
第三章 协调性法律程序对宏观调控的控制机理 | 第27-39页 |
·协调性宏观调控法律程序与政府调控能力的提升 | 第27-31页 |
·协调性宏观调控法律程序与政府适应能力 | 第27-29页 |
·协调性宏观调控法律程序与认同感 | 第29-31页 |
·协调性宏观调控法律程序与政府权力的控制 | 第31-34页 |
·协调性法律程序控制与私人权利领域的保留 | 第31-32页 |
·协调性法律程序控制与权力腐败的规制 | 第32-34页 |
·协调性宏观调控法律程序与宏观调控实体法控制不足之弥补 | 第34-39页 |
·协调性法律程序与实体法自身控制力不足的弥补 | 第35-37页 |
·协调性法律程序与宏观调控实体法立法缺陷的弥补 | 第37-39页 |
第四章 控制宏观调控的协调性法律程序设置 | 第39-50页 |
·协调性宏观调控法律程序的基本框架 | 第39-46页 |
·协调性宏观调控工作法律程序 | 第39-42页 |
·协调性宏观调控后果处理法律程序 | 第42-46页 |
·协调性宏观调控法律程序的具体制度设计 | 第46-50页 |
·信息公开制度 | 第46-47页 |
·听证制度 | 第47-48页 |
·宏观调控绩效评估制度 | 第48-50页 |
结语 | 第50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6页 |
致谢 | 第56-57页 |
附录A(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公开发表的论文) | 第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