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26页 |
·化学发光 | 第8-15页 |
·化学发光的历史回顾 | 第8-9页 |
·化学发光反应原理 | 第9-11页 |
·重要的化学发光试剂 | 第11-15页 |
·鲁米诺(luminol) | 第11-12页 |
·光泽精(Lucigenin) | 第12-13页 |
·过氧草酸酯类(peroxyoxalate) | 第13-14页 |
·洛粉碱(Lophine) | 第14-15页 |
·其它化学发光体系 | 第15页 |
·流动注射分析(FIA)技术 | 第15-19页 |
·FIA的创立 | 第15-17页 |
·FIA的特点 | 第17-18页 |
·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的特点 | 第18-19页 |
·黄酮类化合物 | 第19-26页 |
·黄酮类化合物概述 | 第19-21页 |
·山楂、槐树、万寿菊和鸡冠花系列概述 | 第21-26页 |
第二章 总黄酮的测定 | 第26-35页 |
·引言 | 第26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26-28页 |
·仪器与试剂 | 第26-27页 |
·样品及总黄酮的提取 | 第27页 |
·样品 | 第27页 |
·超声波法提取样品中总黄酮 | 第27页 |
·吸收曲线的绘制及测定波长的确定 | 第27-28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28-35页 |
·超声波提取条件实验 | 第28-31页 |
·提取溶剂对提取率的影响 | 第28页 |
·提取溶剂浓度对提取率的影响 | 第28-29页 |
·提取温度对提取率的影响 | 第29页 |
·振荡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 | 第29-30页 |
·振荡次数对提取率的影响 | 第30-31页 |
·标准曲线的绘制 | 第31页 |
·稳定性实验 | 第31页 |
·回收率及方法精密度 | 第31-33页 |
·样品分析 | 第33-35页 |
第三章 一种新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性 | 第35-53页 |
·引言 | 第35-36页 |
·原理 | 第36-37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37-39页 |
·仪器与试剂 | 第37页 |
·黄酮标准品待测液的配制 | 第37-38页 |
·样品及其处理方法 | 第38页 |
·样品 | 第38页 |
·处理方法 | 第38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38-39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39-53页 |
·化学发光动力学曲线 | 第39-40页 |
·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条件实验 | 第40-44页 |
·碳酸盐缓冲溶液pH的影响 | 第40-41页 |
·H_2O_2浓度的影响 | 第41-42页 |
·Cu~+浓度的影响 | 第42页 |
·邻菲罗啉浓度的影响 | 第42-43页 |
·流速对化学发光强度的影响 | 第43-44页 |
·黄酮标准品抗氧化性的测定 | 第44-46页 |
·样品抗氧化性的测定 | 第46-53页 |
第四章 结论与设想 | 第53-60页 |
·结论 | 第53-59页 |
·设想 | 第59-60页 |
·山楂、槐树、万寿菊和鸡冠花系列的利用 | 第59页 |
·今后对黄酮类化合物研究的重要方向 | 第59-60页 |
Abstract | 第60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8页 |
致谢 | 第68-69页 |
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| 第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