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12页 |
英文摘要 | 第12-13页 |
前言 | 第13-19页 |
第1章 处方前研究 | 第19-31页 |
1 仪器与试药 | 第19-20页 |
2 理化性质测定 | 第20-21页 |
·紫外检测波长的选择 | 第20页 |
·溶解性 | 第20页 |
·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 | 第20-21页 |
3 分析方法的建立 | 第21-23页 |
·色谱条件选择 | 第21-22页 |
·系统适用性实验 | 第22页 |
·方法学验证 | 第22-23页 |
·线性范围 | 第22页 |
·精密度试验 | 第22页 |
·重复性试验 | 第22页 |
·回收率试验 | 第22页 |
·溶液的稳定性 | 第22页 |
·最低检测限和定量限 | 第22-23页 |
4 体外活性测定 | 第23-26页 |
·实验步骤 | 第23-24页 |
·脱E受体猪胸腺T淋巴细胞的制备 | 第23页 |
·绵羊红细胞悬液的制备 | 第23页 |
·实验分组及测定 | 第23-24页 |
·结果计算判定和检验报告 | 第24-25页 |
·活性-剂量关系 | 第25-26页 |
5 影响因素实验 | 第26-29页 |
·离子强度对胸腺素α1稳定性影响 | 第26页 |
·温度和pH值对胸腺素α1稳定性影响 | 第26-28页 |
·不同保护剂对胸腺素α1稳定性影响 | 第28-29页 |
6 讨论 | 第29页 |
7 小结 | 第29-31页 |
第2章 体外经皮渗透行为的考察及透皮促进剂的筛选 | 第31-45页 |
§1 胸腺素α1体外经皮渗透行为的考察 | 第31-38页 |
1 材料与仪器 | 第31-32页 |
2 分析方法的建立 | 第32-33页 |
·色谱条件的选择与系统适应性实验 | 第32页 |
·线性关系 | 第32页 |
·精密度试验 | 第32页 |
·回收率试验 | 第32-33页 |
·溶液的稳定性 | 第33页 |
3 胸腺素α1体外经皮渗透行为的考察 | 第33-38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33-35页 |
·体外经皮渗透性实验方法 | 第33-34页 |
·角质层对胸腺素α1体外经皮渗透行为的影响 | 第34页 |
·pH值对胸腺素α1体外经皮渗透行为的影响 | 第34页 |
·渗透介质对胸腺素α1体外经皮渗透行为的影响 | 第34页 |
·离体皮肤冷冻保存时间对胸腺素α1体外经皮渗透行为的影响 | 第34-35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35-38页 |
§2 渗透促进剂对胸腺素α1渗透行为的影响 | 第38-45页 |
1 胸腺素α1体外渗透促进剂的筛选 | 第38-43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38-39页 |
·离体皮肤实验筛选透皮促进剂 | 第38页 |
·单一渗透促进剂的筛选 | 第38-39页 |
·复合渗透促进剂的筛选 | 第39页 |
·实验结果 | 第39-43页 |
3 讨论 | 第43-44页 |
4 小结 | 第44-45页 |
第3章 胸腺素α1凝胶剂的制备及初步稳定性评价 | 第45-58页 |
1 材料与仪器 | 第45-46页 |
2 方法与结果 | 第46-52页 |
·基本处方工艺 | 第46页 |
·体外释放度测定方法 | 第46-48页 |
·释放介质的选择 | 第47页 |
·释放用膜的选择 | 第47-48页 |
·释放样品测定方法 | 第48页 |
·色谱条件 | 第48页 |
·处方工艺单因素考察 | 第48-52页 |
·基质用量的选择 | 第48-49页 |
·pH的选择 | 第49页 |
·甘油用量的选择 | 第49-50页 |
·含药量的选择 | 第50页 |
·防腐剂的选择 | 第50页 |
·水化时间的选择 | 第50页 |
·制备工艺的选择 | 第50-51页 |
·渗透促进剂用量的选择 | 第51-52页 |
3 优化处方制备凝胶的质量评价 | 第52-55页 |
·性状 | 第52页 |
·鉴别试验 | 第52页 |
·检查 | 第52页 |
·酸碱度 | 第52页 |
·黏度 | 第52页 |
·其他 | 第52页 |
·含量测定方法 | 第52-53页 |
·线性范围 | 第52页 |
·精密度试验 | 第52-53页 |
·重现性试验 | 第53页 |
·回收率试验 | 第53页 |
·溶液稳定性 | 第53页 |
·含量测定 | 第53页 |
·体外释放度考察 | 第53-54页 |
·体外渗透性考察 | 第54页 |
·皮肤中药物滞留量的考察 | 第54-55页 |
4 影响因素试验 | 第55-56页 |
·光照试验 | 第55页 |
·高温试验 | 第55-56页 |
·离心试验 | 第56页 |
·耐热耐寒试验 | 第56页 |
5 加速试验及留样试验 | 第56-57页 |
6 讨论 | 第57页 |
7 小结 | 第57-58页 |
第4章 胸腺素α1药效及过敏、刺激性研究 | 第58-73页 |
§1 渗透促进剂对烫伤创面的的影响 | 第59-63页 |
1 实验动物 | 第59页 |
2 组别划分 | 第59页 |
3 实验方法 | 第59页 |
4 实验结果 | 第59-63页 |
·对创面脱痂时间的影响 | 第59-60页 |
·对创面愈合率的影响 | 第60页 |
·对创面愈合时间的影响 | 第60-61页 |
·对创面疤痕修复的影响 | 第61-63页 |
§2 胸腺素α1凝胶剂对猪烫伤药效研究 | 第63-69页 |
1 实验动物 | 第63页 |
2 组别划分 | 第63页 |
3 实验方法 | 第63页 |
4 实验结果 | 第63-69页 |
·对创面结痂时间的影响 | 第63-64页 |
·对痂颜色和厚度的影响 | 第64页 |
·对创面脱瘕时间的影响 | 第64-65页 |
·对创面愈合率的影响 | 第65页 |
·创面皮肤病理组织学的观察 | 第65-69页 |
§3 胸腺素α1凝胶剂皮肤过敏刺激性试验 | 第69-73页 |
1 过敏性试验 | 第69-70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69页 |
·数据处理 | 第69-70页 |
·实验结果 | 第70页 |
2 刺激性试验 | 第70-72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70-71页 |
·数据处理 | 第71页 |
·实验结果 | 第71-72页 |
3 讨论 | 第72页 |
4 小结 | 第72-73页 |
全文结论 | 第73-7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4-77页 |
致谢 | 第77-78页 |
发表论文 | 第7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