伊拉斯谟与德国宗教改革--兼谈伊拉斯谟与马丁·路德之异同
导言 | 第1-6页 |
一、伊拉斯谟其人 | 第6-15页 |
(一) 出身及经历 | 第6-8页 |
(二) 人生观 | 第8-11页 |
(三) 宗教观 | 第11-12页 |
(四) 战争观 | 第12-13页 |
(五) 教育观 | 第13-15页 |
二、伊拉斯谟对德国宗教改革的影响 | 第15-23页 |
(一) 为宗教改革运动所作的铺垫 | 第16-18页 |
(二) 对路德的改革拒绝表态的原因 | 第18-20页 |
(三) 与路德的笔战 | 第20-22页 |
(四) 对两次宗教会议的态度 | 第22-23页 |
三、伊拉斯谟与马丁·路德的异同 | 第23-36页 |
(一) 共同点 | 第23-29页 |
1、都与人文主义有联系 | 第23-24页 |
2、教会观一致 | 第24-25页 |
3、反对激烈的斗争,同属基督教温和派改革家 | 第25-27页 |
4、都对文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| 第27-29页 |
(二) 不同之处 | 第29-36页 |
1、生理素质大相径庭 | 第29-30页 |
2、对于教会分裂的原因的解释及改革教会的看法不同 | 第30-31页 |
3、关于自由意志的观点针锋相对 | 第31-32页 |
4、对罗马教皇和天主教会的态度不同 | 第32-33页 |
5、在宗教改革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不同 | 第33-36页 |
结语 | 第36-37页 |
注释 | 第37-43页 |
致谢 | 第4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