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OM技术在油藏分析软件中的应用研究
| 摘要 | 第1-4页 | 
| ABSTRACT | 第4-8页 | 
| 第一章 绪论 | 第8-11页 | 
| ·课题背景 | 第8-9页 | 
| ·课题内容 | 第9页 | 
| ·课题来源 | 第9页 | 
| ·论文结构 | 第9-11页 | 
| 第二章 基于COM技术的软件开发方法 | 第11-23页 | 
| ·组件技术 | 第11-13页 | 
| ·组件技术的特点 | 第12页 | 
| ·组件技术和面向对象技术的关系 | 第12-13页 | 
| ·COM技术 | 第13-22页 | 
| ·COM技术的发展动态 | 第14页 | 
| ·COM技术概述 | 第14-15页 | 
| ·COM的内存结构 | 第15-17页 | 
| ·COM的接口描述语言IDL | 第17-18页 | 
| ·COM的工作原理 | 第18-20页 | 
| ·COM库 | 第20-21页 | 
| ·创建COM组件的标准 | 第21-22页 | 
| ·DCOM技术 | 第22页 | 
| ·小结 | 第22-23页 | 
| 第三章 组件对象技术COM可重用性的实现 | 第23-32页 | 
| ·包容 | 第23-26页 | 
| ·包容的实现原理 | 第23-24页 | 
| ·包容的实现实例 | 第24-26页 | 
| ·聚合 | 第26-31页 | 
| ·聚合的实现原理 | 第27页 | 
| ·聚合的实现过程 | 第27-30页 | 
| ·利用ATL实现聚合 | 第30-31页 | 
| ·小结 | 第31-32页 | 
| 第四章 基于COM技术的油藏分析软件系统的设计 | 第32-43页 | 
| ·油藏分析软件系统的设计要求 | 第32-33页 | 
| ·油藏分析软件系统的总体结构 | 第33-34页 | 
| ·接口设计 | 第34-35页 | 
| ·组件管理中心 | 第35-41页 | 
| ·基于COM的油藏分析软件系统的工作流程 | 第41-42页 | 
| ·小结 | 第42-43页 | 
| 第五章 基于包容技术的网格粗化组件的开发 | 第43-57页 | 
| ·渗透率粗化组件的开发 | 第43-47页 | 
| ·渗透率粗化组件的开发流程 | 第43-44页 | 
| ·渗透率粗化组件的接口函数 | 第44-47页 | 
| ·孔隙度粗化等组件的开发 | 第47-50页 | 
| ·应用包容实现网格粗化组件 | 第50-53页 | 
| ·接口IGRID_UPSCALING的实现 | 第50-51页 | 
| ·包容技术的应用 | 第51-53页 | 
| ·客户程序的创建 | 第53-55页 | 
| ·组件的注册与反注册 | 第55-56页 | 
| ·小结 | 第56-57页 | 
| 第六章 储量分析组件的开发 | 第57-62页 | 
| ·储量计算组件的实现 | 第57-58页 | 
| ·新接口的添加 | 第58-60页 | 
| ·储量分析组件的实现 | 第60页 | 
| ·小结 | 第60-62页 | 
| 第七章 总结 | 第62-64页 | 
| ·总结 | 第62-63页 | 
| ·展望 | 第63-64页 | 
| 致谢 | 第64-65页 | 
| 参考文献 | 第65-67页 | 
| 攻硕期间取得的成果 | 第67页 |